
文/沙鑫
本次展览主题“穹涂抹路”是对周杰近三年创作探索的一个总的概括。从技法上来看,“穹涂抹路”展现的是凃绘、刮抹反复交替的创作路径。随着艺术家对所绘对象进行凃绘、刮抹、凃绘......使画面本身不断地被打磨、翻新、罩染,进而呈现出类似中国传统绢本绘画的那种轻盈透气、朦胧幽深的美学质感。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后,周杰开始观察另一个人类世界的宇宙穹顶(互联网),并尝试从中收集、描绘经过“大数据算法”筛选和推送的网络风景。这些具有相似性和谱系化的数据类型能够准确地预测出某种特定的视觉偏好、审美趣味与行为特征,并清晰地标记和勾勒其受众的社会分层与日常画像。周杰将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新建文件夹》,意为以当前文件夹作为基准并在其内部无限生成。他希望通过网络风景来揭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看似新鲜多变,实则固化同质的视觉陷阱与精神黑洞。
在这个阶段,艺术家开始强化余像的表达,使图像层级间在互为图底中线条交错,色域融合。这样一来,绘画媒介的基底效用被消解,过去那种围绕单层图景展开的历时性的叙事史观被颠覆,进而使画框本身对图像阅读的视觉矫正也不存在了。周杰的画布有了类似卤化银的感光效应,将网络风景以重复曝光的方式在同一区域进行映像。这种曝光行为既是一种刷新,同时也是一种替代和覆盖。重曝带来了不同的景象及其方位,在图底交融中,画面出现了物像失焦、色彩轻薄、笔触弱化、光感平顺等令人眼花缭乱、迷离不清的视觉观感。图层之间脱离了由画框和透视所带来的主客指示性,多重风景形成了一个模糊的余像平面,并将这种失焦与模糊作为一种好像观看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看清、没记住的无意识快感投射到观者的视觉认识中。
正如感光剂有其时效性一样,在周杰反复凃绘、刮抹的作用下,最终画布本身会变得光洁油滑,进而无法再继续附着颜料,如同绘画性正一步步走向衰竭。这既周杰的“穹凃抹路”的行为终点,又是“穹涂抹路”的价值起点。对周杰来说,“穹涂抹路”的行为背后,是借涂抹的方式来呈现关于绘画性内在衰竭的思考,并由此剖析和探究其所处的现实情境中人的视觉趣味和审美意志的日渐失焦。涂抹是否定性的,画面中的每一处印迹在整体的观看框架内都存在着随时失焦的可能。“穹凃抹路”包含了复焦制像的视觉方式,复焦的余像之间犹如宇宙中的星辰,它们闪耀着光芒和美丽,并且都想成为这场表演中最耀眼的明星。然而,每一次涂抹都会指向失焦(复焦),都会促成一场面目全非的宇宙坍塌。艺术家正是借此为基,在网络风景的视觉废墟中重新搭建新的视觉样式与审美趣味。
《新建文件夹》的探索过后,周杰开始将2021-2022年的作品以时间命名。其作品题材本身更是源自新冠疫情中某个“期限”内,他所观看和经历的穹内信息、生活内容与社会样态,这一点不仅暗示了作品的信息真实、历史真实,更意味着艺术家的生命真实。在深受大数据算法和普遍社会情绪的塑型后,艺术家通过放大物像局部,并进行反复凃绘、刮抹......在这些作品中,周杰更加强调时间性的表达,每一次涂抹都映像出所绘之物在阶段性周期内的生命痕迹以及走向抽象与朦胧的绵延过程。周杰非常善于营造透明感,他认为透过表面来观看底面不仅是透明视觉最直观的体现和对空间的最为彻底的干预。更重要的是,对他而言,透明同样作为一种思想方式,是能够在看似斑斓与迷离的风景中思辨单调、沉闷与贫瘠的力。周杰正是以“穹涂抹路”式的余像、透明与复焦思考着日常生活图景何以在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交替反复中逐渐失焦、衰竭,生命本身又是如何在信息堆织的甜蜜余像中走向模糊与空虚。
2023年2月20日 渝北
上一篇: “百兔迎春”2023金漆镶嵌喜迎新春系列特展
下一篇: “癸卯说兔”主题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