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充斥着电子产品和智能设备的时代下,人们无法逃脱电子产物无孔不入的侵略,并且与此共存。人们在录入生存的程序代码后,成为社会发展的“某一部件”,而电子产物从发明生产至今,同样随着时间经历着自然的迭代规律,被生产——应用——更新——替换——淘汰——遗忘——记载,逐渐地成为人造自然物且与万物共同生长。
在社会文明与生物发展的进程中时常出现断层和失衡的状态,佘璐芸尝试在创作中找寻科技与传统、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平衡。冈布茨体是由牙利数学家在2006年发明的人造自然物,一个本不该存在的物体却同时拥有最小的“平度”和“扁度”,在非退化物体中唯一有此性质,即只有一个稳定和一个不稳定平衡点,在冈布茨体的运动轨迹中探索最微弱却存在的平衡点。佘璐芸的创作主要以赤裸的SMT元件和机械化产物为媒介,通过电子的机械化语言闸述了在她的主观意识中与社会之间的误解以及对公共误解的揭露和思考。佘璐芸将已淘汰的电子部件拆卸、重组,试图构建最小的“平度”和“扁度”的后现代化场域,在智能世界中对抗科技、机械化的冷漠,探索人类之间的温暖与无害。
上一篇: 塔玛丽·伯瑞利:绮梦之境
下一篇: 裂变:个体经验与当下表征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