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里鱼跃——浙江内陆鱼类展

  • 展览时间:2022/10/16 — 2023/02/06682
  • 展览空间:浙江自然博物院杭州馆
查看更多详情
“浙里鱼跃——浙江内陆鱼类展”是浙江自然博物院坚持以“自然与人类”为主题,以提高公众自然科学文化素养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为主旨,以“构建人与自然和谐”为使命,致力于传播生态文化的体现;也是浙江长期坚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不断强化水生生物资源和生态保护,积极推进绿色生态内陆渔业发展,加大扶持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发展的一次成果展示;更是对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的献礼和祝福。

自古以来,鱼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是美好、吉祥、幸福的文化象征。鱼是“余”的谐音,中国传统年夜饭有一道鱼菜,寓意年年有余,美好生活。鱼可与莲花或莲藕相配,即连(莲)年有余(鱼),寓意生活富足。鱼产卵量大,繁殖率高,寓意多子多福、人丁兴旺。“鲤鱼跃龙门”的神话传说又给鱼赋予了逆流而上、飞黄腾达之意。

在现生的脊椎动物中,鱼类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群。鱼类和人类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鱼类是地球上约30亿人口主要的蛋白质来源,为人类粮食安全做出重要贡献。浙江拥有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内陆水域生态环境,八大水系沟通江河湖海,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水质良好,饵料生物丰富,适于鱼类的栖息和繁殖。据统计,浙江省共有原生内陆鱼类195种,包括光唇鱼、刺颊鱲、张氏薄鳅、雀斑吻虾虎等近百种溪流性鱼类;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四大家鱼”,以及鲤鱼、鲫鱼、鲇、鳜等百余种江河定居性鱼类;中华鲟、花鳗鲡、香鱼等河海洄游性鱼类;还分布有虹鳟、胭脂鱼、匙吻鲟、团头鲂、尼罗罗非鱼、蓝鳃太阳鱼等十余种养殖经济鱼类。

鱼类吞食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残渣,降低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是水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在固碳、对抗气候变化、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方面有重要的价值。然而,很多鱼类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出现了种群下降、甚至灭绝的情况。鱼类是地球生态圈重要的成员之一,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地球家园的未来,希望通过这次展览,可以培养观众对鱼类的尊重和爱护,自觉保护野生动物。

浙江自然博物院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