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策展人语
康定斯基有本书《从点,线到面》是现代主义艺术的经典文献,对后世有着重大的影响,作为抽象艺术之父,他用点线面重新定义了绘画,他认为点与线,是构建艺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他认为点是静止的,线是由运动产生的内在张力,而面形式诸多,将一个物体从周边闭合的范围中表现出来。他用线条去概括,用色彩去感受。点、线、面是理性的,色彩、弧度、质感是感性的。康氏的这种理论,给后代艺术家提供了理性和感性的结合,哲学与艺术结合的理论。
这次《点、线、面三人展》邀请的三位艺术家,顾奔驰、黄赛峰、翟轩弘的作品,从各自的角度构建了抽象而感性的表达。
顾奔驰是一个长期以来用线来做艺术创作的人。他基于数学几何学的严密逻辑,用涤纶线的层层叠加和不同走向,创造出非常具有视觉张力的透视空间。顾奔驰的创作过程,需要非常强的控制和重复来编制每一根丝线,无论作品最后以什么样的形态完成,这个过程,正好符合康定斯基对于抽象艺术的表达,即艺术家不在用具象述说,而是用色彩、线条和运动来表达精神性活动的情绪。
顾奔驰通过刻板严谨理性的编织方式,试图将人的精神能量有序而稳定的释放。令人惊讶的是,他通常喜欢用高饱和度的丝线,这让他完成后的作品,最后呈现出万花筒般的炫目的效果,仿佛是艺术家个人完成了一次从刻板到华丽的精神升华。
黄赛峰戏剧学院的背景,使他成为一个对空间感非常敏感的人。他通过色彩来构建不同的面,并延伸视觉所及的空间背后潜在的空间无限性。这些空间像穿越意识的想象,以多重维度交错重叠在一起,像舞台布景,像灯光下明暗的场景,也像梦境中的似是而非的另一个世界。
黄赛峰的空间表面是“空”,除了色彩毫无任何具体的失误,但我们的感知却是“满”,因为每一个空间里都充满了情绪,神秘,孤独,安静,梦幻,是他的呐呐自语和内心独白。
翟轩弘是个绘画能力和色彩感觉都相当出色的艺术家,这可以从他早期创作“衍”系列中看到。他的重大变化,是2016年在荷兰驻留后发生的。他开始有意识地去除强烈的色彩,去除具象的图形,用单一颜色和堆积的颜料来表达更纯粹的精神性的状态。翟轩弘自己说:“重庆美院时期的创作是年轻的身体驱动的,浓郁的生命感;来上海后强调自我搭建,理性的工作方法。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属性,我就像一张PH试纸,作品耦合的是环境和时代的变化。现阶段感兴趣的,则是如何立足自己的生命体验,感受精神能量和物质之间的关系,从而塑造形态。”翟轩弘在视觉上大量的做减法,用一种工业性的理性的重复的颜料堆积,无休止的点的排布,一种立体式的密集挤压来提供了一种更直接的视觉冲击和心灵感受。
从纯粹感性到渐渐地趋于理性和哲学,这意味着成长和成熟,青春的冲动感伤和情绪可以感动我们,而理性和哲学才能让我们找到和这个世界长久相处的方式。正如康定斯基所说,只有形式对心灵产生作用时,这作品才是可以被理解和欣赏的。
曾琼
上一篇: 大道行远——王肇民水彩体系传承展
下一篇: 荒木经惟、菅木志雄联展——物景之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