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万兆泉(1944-),广东东莞虎门人,师承刘保东,是一名雕塑艺术家,又是广东省首届民间文化技艺大师、“广州泥塑”非遗第四代传承人。他擅长雕塑、古建筑、砖雕、灰塑、陶塑的修复等,对岭南文化遗产颇有研究。他的雕塑作品融西洋雕塑和中国泥塑技艺于一体,充分发挥泥塑的特性,将民间艺术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作为莞籍美术家,万兆泉及其艺术是岭南美术馆“本土美术家个案研究”系列中的一个重要个案。
东莞,是岭南文明的重要策源地、中国近代史的开篇地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历史文化悠长,人文底蕴深厚。明清以来,涌现出张穆、容庚、黄般若、邓白、张松鹤、卢柏森等一批批重要的美术家,他们在广东和全国美术界产生过重要的影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拥有如此珍贵的文化资源,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展示和弘扬。自开馆以来岭南美术馆陆续策划并推出了张松鹤、曾继康、郭同江、谭铸尧、罗阳、李汉仪、何为、容庚等一系列东莞籍老一辈美术家的个案研究展览和作品收藏工作,形成本土美术个案收藏与研究系列。今年,我们将继续推出相关研究项目:艺“塑”人生——万兆泉雕塑作品研究展。
万兆泉作为“广州泥塑”非遗第四代传承人,他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深入泥塑艺术研究,几十年如一日,创作了无数鲜活、动人、深入人心的雕塑作品。其作品写实为形,写意为神,形象活泼,手法简练到位,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万兆泉也是一位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艺术家,曾多次参与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如八一南昌起义纪念塔大型浮雕,广州英雄广场的广州起义革命领袖人物《苏兆征》大型雕塑,广州银河革命烈士陵园大型浮雕《为了和平》等,作品多次入选重要展览,曾获得第一届文学艺术红棉奖、传承广州文化的100双手称号、全国70件城市雕塑优秀作品之一等荣誉。万兆泉也是一位热爱家乡,专注于南粤故园风土人情的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起,他以广东百年风情为主题,创作了大批极具岭南特色,且韵味十足的城市雕塑作品,饱含着他对昔日岭南风貌的回忆和如今城市生活的新趣。
今年,适逢中国共产党二十大召开,百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艺工作者响应党的号召,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伟大实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出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经典艺术形象。万兆泉正是这些豪情壮志的艺术家中的一员,他始终秉持着“艺术来源于生活,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于人间烟火处,彰显道义和担当。
立足本土,面向全国,梳理本地美术发展脉络是岭南美术馆的一项重要学术工作。岭南美术馆寄希望于通过这一系列本土美术名家个案研究、捐赠活动和展览,传承莞邑文脉,鼓舞正能量,倡导更多的艺术家、社会人士关注文化艺术事业,支持家乡的文化建设。当下,东莞正迈进“双万”城市新起点,更需要进一步深入挖掘、研究、弘扬优秀文化,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建“文化强市”,为东莞城市美丽风景线的建设奉献力量。
展览组委会
2022年11月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