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寸之间,容纳万千。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誉为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宝,更是全人类的艺术精神财富。在藏族绘画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众多的绘画流派。其中,十七世纪出生于四川甘孜炉霍县的画师郎卡杰,以超于常人的艺术天赋,以及精妙绝伦的技艺被誉为“神变画师”,形成了让世人为之倾倒的郎卡杰画风。
郎卡杰擅长画微型佛像,据传,他能在豌豆上刻画出释迦摩尼佛和十六尊比丘,线条细如发丝,发眉清晰可见,由此人们尊称他为“郎卡杰”,在藏语中意为“天空的装饰者”。而历代传承弟子秉承郎氏画派风格,最终形成郎卡杰唐卡画派,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2008年,郎卡杰唐卡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文化部还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称号。时隔13年,2021年6月10日,郎卡杰唐卡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瑰宝,使郎卡杰画派唐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弘扬,也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2017年9月,在成都市锦江区援建校舍的基础上,由校企合作,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唐卡班开始招第一届应届初中毕业生。自此逐渐形成了以郎卡杰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群架构,在全国首创郎卡杰超级文化IP,为文旅融合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条可持续性的新模式。
此次展览由郎卡杰唐卡研究院、郎卡杰唐卡实训基地、炉霍县大学生助学基金、奇点书集共同主办,在南京首次呈现了郎卡杰画派的艺术成就,希望通过独特的唐卡艺术传承的展现,体现汉藏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成果,为推动藏区农牧民的创业增收,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此次展出,深入梳理和挖掘郎卡杰唐卡400年来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让这颗在唐卡艺术史上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宝,能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从而促进郎卡杰画派艺术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被誉为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宝,更是全人类的艺术精神财富。在藏族绘画的发展历程中,诞生了众多的绘画流派。其中,十七世纪出生于四川甘孜炉霍县的画师郎卡杰,以超于常人的艺术天赋,以及精妙绝伦的技艺被誉为“神变画师”,形成了让世人为之倾倒的郎卡杰画风。
郎卡杰擅长画微型佛像,据传,他能在豌豆上刻画出释迦摩尼佛和十六尊比丘,线条细如发丝,发眉清晰可见,由此人们尊称他为“郎卡杰”,在藏语中意为“天空的装饰者”。而历代传承弟子秉承郎氏画派风格,最终形成郎卡杰唐卡画派,至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
2008年,郎卡杰唐卡被列入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文化部还授予炉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唐卡之乡”称号。时隔13年,2021年6月10日,郎卡杰唐卡上榜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为了传承这一珍贵的民族瑰宝,使郎卡杰画派唐卡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延续与弘扬,也为了响应国家精准扶贫号召,2017年9月,在成都市锦江区援建校舍的基础上,由校企合作,炉霍县民族手工艺技术培训基地唐卡班开始招第一届应届初中毕业生。自此逐渐形成了以郎卡杰文化为核心的文旅产业集群架构,在全国首创郎卡杰超级文化IP,为文旅融合推动脱贫攻坚提供了一条可持续性的新模式。
此次展览由郎卡杰唐卡研究院、郎卡杰唐卡实训基地、炉霍县大学生助学基金、奇点书集共同主办,在南京首次呈现了郎卡杰画派的艺术成就,希望通过独特的唐卡艺术传承的展现,体现汉藏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融合的美好愿景,同时也体现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成果,为推动藏区农牧民的创业增收,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
此次展出,深入梳理和挖掘郎卡杰唐卡400年来的历史传承与艺术价值,让这颗在唐卡艺术史上独具风格的艺术珍宝,能得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从而促进郎卡杰画派艺术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上一篇: 突色拉瓦 Tusalava——刘玥个展
下一篇: 老倔水墨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