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园依旧:易英画展
文/王春辰(中央美院美术馆 副馆长、策展人)
易老师是我的硕士、博士导师,他的学术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这一回想就是从1999年到21世纪的跨越了。老师之情无以复加,老师之恩厚重如山。易老师治学外国美术史,延至现当代,文章著述及译著从80年代起至今,为学子研读,深思进学,其学术思想与理念惠及当下。
易老师的大学专业即是油画,来央美专研西学,绘画倒变成他的辅业,但时时笔耕不缀,经常带学生下乡写生。及至近十年来,闲暇时间多了些,便更多地去北京郊区乡间和国内各地的田野之间,寻找风景之在,寻访自然的神圣之境。易老师用自在、自由的笔法,捕获灵动的瞬间,刻画那些最入眼的景致。在易老师的画作里,日常熟悉的田野农舍、树丛山峰、白云溪水、阡陌路桥,都化为养眼的美景、入心的景观,美不胜收。易老师研究西方美术史,如数家珍,特别是对印象派的外光法了然于胸,易老师用乡野画作为之辅证,可证外光与外景都是“中得心源”,由心境参悟自然,才能通达画境。读易老师的画作,是美术史到近在眼前的现实的实证:第一眼,为画面的自然谐和所吸引,再审视良久,便发现笔笔有法则,率性铺陈,点线劲拔。继而退身凝视,画面浑然一体,仿佛身临其境,屏息体味自然的妙曼。
易老师的画境是自然而为,是修为所致,易老师以之来回应美术史的写真要义,中西参悟,在自然中发现最真实、最动人的那一刻,故园即是心灵之家,是万物的神圣所在。在故园里,我们忘却自己,和自然之灵性同在。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