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的春天,北京的一个朋友邀请我参加他在杭州策划的全国“80后”青年艺术家的展览。就是在这次展览中,遇见了赵怡文老师作品。他将中国传统的水墨、线条、色彩技法结合于结构上的西方现代语境,用西方的现代结合中式传统的表达方式,令我印象深刻。当代中国绘画中“东西融合”的尝试无疑是艺术创作的主旋律。
赵怡文老师的画面里充满了奔放不羁甚至饱含错落感的线条,各种“符号式”造型,大块面且多见对比色的晕染,极大的提升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有一种造梦的感觉。借用西方立体主义风格呈现方式,将画面进行重构、组合、排布,将现实中的一切物像拉进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里,既美妙又自由,甚至有些肆意,让人有足够轻松的观感去引发对画面的丰富想象。画如其人,笔随心动,那么这种意境可能便是赵怡文老师的心境了。
美学大家王国维主张的中国美学便是“境界”,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赵怡文老师所营造的便是一种梦幻之境,这种梦幻之境中的梦幻之美,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表面感受。所有“符号式”造型始终拥有一双犀利凛冽的眼睛,有一种强烈的意念,想拉观者入境。它注视着一切,不让你隐藏任何虚假表象,回到最真实的自己,深藏着自省的暗示,启发观者在梦幻中自由的思考,凝望自我,审视自我,发现自我。
当代性的作品叙事里面,画面的渲染手法尤为被关注,高超的技法展现出的,或凝重、或轻松、或简单、或复杂的画面。其最终还是要为绘画的审美意义所服务。从赵怡文老师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对自我艺术的自省,举重若轻的方式,往往更能让人保持专注,耐人寻味。
赵怡文老师的画面里充满了奔放不羁甚至饱含错落感的线条,各种“符号式”造型,大块面且多见对比色的晕染,极大的提升了作品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有一种造梦的感觉。借用西方立体主义风格呈现方式,将画面进行重构、组合、排布,将现实中的一切物像拉进了一种如梦如幻的意境里,既美妙又自由,甚至有些肆意,让人有足够轻松的观感去引发对画面的丰富想象。画如其人,笔随心动,那么这种意境可能便是赵怡文老师的心境了。
美学大家王国维主张的中国美学便是“境界”,有境界则自有高格。赵怡文老师所营造的便是一种梦幻之境,这种梦幻之境中的梦幻之美,不仅仅停留在视觉的表面感受。所有“符号式”造型始终拥有一双犀利凛冽的眼睛,有一种强烈的意念,想拉观者入境。它注视着一切,不让你隐藏任何虚假表象,回到最真实的自己,深藏着自省的暗示,启发观者在梦幻中自由的思考,凝望自我,审视自我,发现自我。
当代性的作品叙事里面,画面的渲染手法尤为被关注,高超的技法展现出的,或凝重、或轻松、或简单、或复杂的画面。其最终还是要为绘画的审美意义所服务。从赵怡文老师的作品可以看出,其对自我艺术的自省,举重若轻的方式,往往更能让人保持专注,耐人寻味。
上一篇: 艺海藏珍——广州艺术博物院藏历代绘画精品展·花鸟篇
下一篇: 绘写· 时光——王梦晗国画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