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

  • 展览时间:2021/11/13 — 2022/02/15425
  • 展览空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三楼
查看更多详情

2021年11月13日至2022年2月15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举办展览“约翰·海杜克:海上假面舞”。约翰·海杜克(1929-2000)是20世纪建筑史中的独特个案,他既是著名的建筑师、教育者、史论家,亦是艺术家与诗人。虽然他关乎建筑的畅想及跨媒介实践多数付诸于纸本之上,但是其不遗余力的多重探索不断拓展了建筑学的领域,持续影响着多个领域以及后世一代又一代的建筑师与艺术家。作为约翰·海杜克的亚洲首次个展,本次展览将丰富而翔实地呈现其绘画、装置、手稿、影像、文献资料,以及由东南大学师生为此次展览特别重建的大尺度“结构体”。届时,此次展览将如同一场漂流至上海的假面舞会,海杜克笔下的经典角色将逐一登场,在渐进、转瞬与回溯的舞步之间,在由建筑与多学科交织奏鸣的乐曲高潮之中,观者将逐渐揭开其神秘的面具,逼近海杜克的精神腹地与自治世界。


展览标题援引自海杜克最广为人知的“假面舞”系列作品(1979-2000)。假面舞是指16、17世纪兴起于英国的一种宫廷表演,同时也指涉了表演的舞台布景,假面舞会时常会邀请建筑师参与设计其舞台与服装。海杜克关注到了18世纪最早参与这类设计的建筑师伊尼格·琼斯,认为他驾轻就熟地制造了舞台上一切的幻觉景观,不仅把握建筑,更是调动了声光电等复合材料。70年代后期,海杜克着手创作一系列冠以“假面舞”之名的“结构体”,它们根据不同的特定城市谱写,不具有任何常规的建筑形态与功能,通常由基本几何形体及其变形构成,时而伴随一些生物形态的元素。形形色色的结构体皆为赋予了不同的人格与表情,宛如戴着假面参加舞会的演员,移动至不同的城市,上演着不同的叙事。假面舞饱含的“游牧性”是一种反纪念性的社会介入,正如海杜克所言“我们就身处于一个游牧的时代。”


漂泊至上海的这场假面舞会将由巨型装置《书市》拉开序幕,它根据海杜克的“结构体”在地复建,观者可自由穿梭这场集市后正式迈入舞会。舞会中的“蓝厅”中呈现了《拒绝参与者之家》,展现了海杜克借用寓言形式折射建筑与其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位于其后的“黑厅”邀请了《教堂》、《墓地》、《法院》、《监狱》这四位兰开斯特/汉诺威假面舞中的角色,并辅以海杜克晚年创作的《柏林之夜》系列绘画,层层渲染出海杜克关于时间与社会的哲思。


作为一位极具革新精神的建筑教育者,海杜克于1965年至2000年在库伯联盟学院任教,先后担任建筑系主任与建筑学院院长,透过教育影响了数世代建筑师。1954-1956年,他受邀任教于德克萨斯大学,并与其他青年教师组成了“德州骑警”,他们强调建筑视觉及形式的复杂性,并创立了一系列创新课程,其中就包括了用于教学示范与九宫格训练的“德州住宅”(1954-1962),以及深受蒙德里安与立体主义影响将其轴测与平面转换45°后所发展而成的“菱形住宅”(1962-1968)。随后,海杜克在菱形的顶点与对角线投影面之间不断穿梭、推拉与压缩,得到了让时间坍塌其中的空间——墙宅(1964-1970)。展览最后的一个“白厅”将仿若一间明亮的手术室,冷峻有力地剖析海杜克这些如同“外科手术”的实验与思考。


海杜克笃信“艺术,无论是绘画、文学还是建筑都是思想留下的外壳。”对于他而言,建筑、绘画与诗歌皆是他的语言,彼此影响,相互促发。此次展览不仅收录海杜克在建筑之外的绘画与诗歌作品,还特别放映海杜克为数甚少的访谈之一,他与其长期好友、诗人大卫·夏皮罗的访谈《世界的建造者:约翰·海杜克》。观者从海杜克的自述之中窥见他对于自身发展、建筑前辈以及时代症候的独特见解。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