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全球“数字化生存”的语境下,人类史无前例地依附着技术生存。机器正在人性化,人类正在数据化。在生命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图景中,科技给人们带来了新的生命形式。政治、文化、艺术系统都受到前所未有冲击。二元对立思维的价值评判或许不再适应多元化的当下,我们不得不探索新的方法来重新考量新时代的科技伦理问题。
展览“比特后人类”通过视觉艺术的研究和实践,讨论在数据化社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思数字化生存所存在的问题。展览由《比特城-2087》《界面综合症》《电子生物学》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指涉“未来城市景观”“数据隐私”“生物与算法”这三个议题。虽然以上议题的内涵还在不断地构建、讨论之中,但此次展览尝试以视觉艺术的角度切入,引发人们思考数字化生存时代如何处理人与科技共生的关系,以及未来科技可能会带来的新型“数字化模式”。
展览“比特后人类”通过视觉艺术的研究和实践,讨论在数据化社会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反思数字化生存所存在的问题。展览由《比特城-2087》《界面综合症》《电子生物学》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指涉“未来城市景观”“数据隐私”“生物与算法”这三个议题。虽然以上议题的内涵还在不断地构建、讨论之中,但此次展览尝试以视觉艺术的角度切入,引发人们思考数字化生存时代如何处理人与科技共生的关系,以及未来科技可能会带来的新型“数字化模式”。
上一篇: “望园·传新”——第四届重庆市中国画作品展
下一篇: 顶上摩登:19至20世纪西方时装帽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