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音,是梵文Avalokitesvara意译的简称,又名观世音、观世自在、光自在等,全称是“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
佛教净土宗专修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代表无量光明、寿命和功德的阿弥陀佛居中,代表慈悲的观音居左、代表智慧的大势至菩萨居右),因净土宗在中国传播最早,观音也成为传播最广、影响最深和最受崇敬的菩萨。
佛经称,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观音是其太子。如来为转轮圣王授记成佛后,太子即发愿在世间拯救一切苦难,遂被世尊命名为观世音。观音的道场在西方极乐世界,南印度的补怛洛迦山(Potalaka)和浙江的普陀山分别传为其人间的道场。
大乘佛教核心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ñäpäramitāHrdaya Sütra)代表了大乘般若思想的精髓,它又简称《观音心经》或《心经》,在佛理上强化了观音的信仰。
观音慈悲济世的发愿、宗教典籍的加持使观音信仰迅速遍及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观音信仰文化。在大乘、小乘不同佛教系统,在汉地、西藏、云南等不同区域,观音信仰都深刻地影响了各自的文化和艺术。
本展览分为“观音与佛教”、“观音的故事”、“观音信仰在海外”、“观音信仰在绍兴”四个单元,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不同质地、不同艺术形式的观音形象,辅以四十余件有关观音的古籍、书画、造像等展品,使观众大略了解观音文化的传播史和观音图像的艺术史概貌。
佛教净土宗专修西方极乐世界的三圣(代表无量光明、寿命和功德的阿弥陀佛居中,代表慈悲的观音居左、代表智慧的大势至菩萨居右),因净土宗在中国传播最早,观音也成为传播最广、影响最深和最受崇敬的菩萨。
佛经称,阿弥陀佛为转轮圣王时,观音是其太子。如来为转轮圣王授记成佛后,太子即发愿在世间拯救一切苦难,遂被世尊命名为观世音。观音的道场在西方极乐世界,南印度的补怛洛迦山(Potalaka)和浙江的普陀山分别传为其人间的道场。
大乘佛教核心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PrajñäpäramitāHrdaya Sütra)代表了大乘般若思想的精髓,它又简称《观音心经》或《心经》,在佛理上强化了观音的信仰。
观音慈悲济世的发愿、宗教典籍的加持使观音信仰迅速遍及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观音信仰文化。在大乘、小乘不同佛教系统,在汉地、西藏、云南等不同区域,观音信仰都深刻地影响了各自的文化和艺术。
本展览分为“观音与佛教”、“观音的故事”、“观音信仰在海外”、“观音信仰在绍兴”四个单元,汇聚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文化传统中的不同质地、不同艺术形式的观音形象,辅以四十余件有关观音的古籍、书画、造像等展品,使观众大略了解观音文化的传播史和观音图像的艺术史概貌。
上一篇: 境·界——连云港市博物馆藏佛道教造像展
下一篇: 首届广西书籍设计大赛优秀作品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