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 展览时间:2020/12/02 — 2021/04/04616
  • 展览空间:成都当代影像馆
查看更多详情

为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渝地区城市之间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打造国际化影像文创产业高地,推动成渝两地摄影艺术事业的发展,成都当代影像馆即将呈现《双城记——成都·重庆当代影像展》。


策展人王庆松通过系统梳理成都、重庆两地影像发展脉络,以艺术家的作品及创作历程为切入点,集中性地呈现12名活跃在成都与重庆的艺术家的代表性作品。参展艺术家:雷文晴骜、黎晨驰、李俊、李一凡、骆丹、木格、宁佳伟、苏葵、童文敏、王维思、杨迪、张小涛。

最初影像技术传入中国时,人们对此充满了猎奇、恐惧的复杂心态,但是很快便开始了新技术的本土实验。从早期出于宣传、广告等目的的摄影实践到后来不断深入对新媒体语言的探索,极具艺术延续性的西南地区则为中国当代影像艺术提供了丰厚的地域样本。而成都和重庆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两座城市,不仅在经济上一直带动着西南部发展,在文化艺术上对西南地区甚至对中国艺术而言都至关重要。具有浓厚的人文情怀、注重生命意识和生存境遇与艺术的关系是西南艺术一个重要的特征,因为同处这片地域,两座城市有一定的共通性与亲缘性,而本次展览则借由两地艺术家的创作,梳理、验证两地文化差异。

舒适、宜居的地理条件与深厚的历史文化为成都当代艺术创造了良好的先天条件,虽无美术院校坐镇不易集结新兴艺术力量,但却不缺乏根植于本土、始终保持着民间自发的力量的艺术家。“不管是新一代青年艺术家,还是寻找故乡的游子,不管是传统摄影,还是非摄影,我们都可以从此次成都艺术家的作品里寻找到那些被忽视、遗忘、看不到的影像和情感。(王庆松)”


而谈及川渝艺术则绕不开四川美术学院,“它在七八十年代就出了一批伤痕艺术流派的艺术家,这批艺术家奠定了川美在八大美院中的一种特殊的地位,这种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成为了一个传统引导历届的川美学生……参展的重庆艺术家都运用新媒体艺术的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来呈现,但其内在都延续了四川美术学院在艺术上对现实的关注和反思。(王庆松)”

视觉是人类最为依赖、最直接的感知方式,视觉文化与社会变迁之间也保持着忠诚且紧密的联系,“影像”并非简单的技术操弄,它产生于特定的文化、制度与社会关系,可直观地呈现人的生命需求、生存反应与观念思想。因此,本次展览对探寻成都和重庆的文化历程及其多样性、厘清两地的城市现代性在影像文化层面的机制特征和结构、思考超越既存现代性模式的可能路径有重大意义。


展览将于2020年12月2日对公众开放,并将持续至2021年4月4日。此外,借由本次展览,成都当代影像馆还将推出“国内外影像节起源、现状与发展”“成都举办高水平影像节的可行性与必要性”“成都·重庆影像现象及未来摄影可能性”等主题研讨会,邀请对该领域有共同兴趣的研究者与实践者讨论相关议题,从而提供新的理论见解。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