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中国当代著名作家、戏剧家,京派作家代表人物。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师从沈从文等。新中国成立前当过中学教员、历史博物馆职员。解放后先后担任北京文联《北京文艺》编辑、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1961年调北京京剧团任编剧,参与过《沙家浜》的修改和定稿。在短篇小说和散文创作上成就颇高,作品有《受戒》《晚饭花集》《逝水》《晚翠文谈》等。
汪曾祺的小说充溢着“中国味儿”,在语言上强调运用中国韵味的语言,其小说中流溢出的美质,在于发现民族心灵和性灵,以近乎虔敬的态度来抒写民族的传统美德。汪曾祺文风既朴实又典雅,既亲切又隽永。他的散文表现一种宁静的深邃。
汪曾祺博学多识,情趣广泛,爱好书画,乐谈医道,对戏剧与民间文艺也有深入钻研。汪曾祺一生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挫折,受过各种不公正待遇,但他始终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并且创造了积极乐观诗意的文学人生。他的作品让读者形成了向往宁静、闲适、恬淡的心理定势,追求心灵的愉悦、净化和升华。
2020年是汪曾祺诞辰100周年,为纪念这位优秀的中国作家,“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浙江美术馆特于2020年9月1日至25日举办“岭上多白云--纪念汪曾祺诞辰百年书画展”。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是南朝隐士陶弘景《诏问山中何所有》名句,汪曾祺特别喜欢这首诗。他自幼喜欢书画,在写作之余,喜欢挥毫弄翰。他对自己的书画尝作诗自况:“我有一好处,平生不整人。写作颇勤快,人间送小温。或时有佳兴,伸纸画芳春。草花随目见,鱼鸟略似真。唯求俗可耐,宁计故为新。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君若亦欢喜,携归尽一樽。”他常在作品上钤一方闲章“岭上多白云”,他说:“我的画,不过是一片白云而已。”观其作品,笔墨极简、趣味涵泳、清新优雅,真挚如聆老友话语,亲切动人。在这炎炎酷夏,一如取凉于扇,不若清风自来,温馨乃尔。
展览借汪曾祺散文集名称,分为“人间草木”“人间至味”“人间有戏”三个单元,展出汪曾祺书画作品近百件,从中可以窥见其书画创作的大致风貌。
汪曾祺书画是典型的文人画,文中有画,画中有文。从他的书画可以走进他的文学世界,每一幅都值得玩味,展出的作品都引用其自撰的一段文字,正如评论所言“他的书画与他的文学作品都表达了他这个人的思想和品味,是可以互为补充的。”对于自己的书画作品,汪曾祺谦虚中又有些自信:“我的字照说是有些基本功的”“我的画不中不西,不今不古,真正是‘写意’,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他还说:“画中国画还有一种乐趣,是可以在画上题诗,可寄一时意兴,抒感慨,也可以发一点牢骚。”这些话不啻是理解其书画作品的最好注脚。
本次展览是汪曾祺首次个人书画作品展,举办画展也是汪先生生前的愿望。欢迎广大观众和读者前来观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