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INA:当代陶瓷炼金术 第一回

  • 展览时间:2014/04/10 — 2014/05/04840
  • 展览空间: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媒体发布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博士生导师何晓佑先生首先致欢迎辞:“随着思想的不断积极进取,年轻一代开始新的长征。在李克强总理提出的‘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大力融合’的背景下,观念性的表达以及社会学的观照使得今天的各位参展艺术家风格多样,语言丰富,为南艺师生提升自我艺术品质提供了优秀范本和参照对象。希望大家能够持续关注高水平当代艺术的发展。预祝本次展览圆满成功!”

    接下来,本次展览学术组委会代表、深圳雕塑院院长、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艺术评论家孙振华先生在发言中说道:“纸质媒体曾经是社会艺术媒介的主要力量,但如今形成了以美术馆为中心的新的美术展示的平台。在这样的转型过程中,南京地区出现了像南艺美术馆这么好的艺术平台。南艺美术馆背后拥有一支年轻的团队,展览实行项目负责制的模式。此次展览呈现出生气与活力,参展艺术家中有长期坚持艺术创造并取得国内外成就的,也有从其他艺术领域过度而来的。此次展览虽然规模不大,但是是中国当代陶艺的呈现。各位参展艺术家不同的艺术立场也是讨论当代陶艺的契机。”

    接下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副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艺协会会员陆斌先生作为艺术家代表发言:“我第一次参加一个当代的陶艺展览,感触很深。相信这对于每一位参展的艺术家来说也是一种荣幸。在此,我感谢南艺美术馆,感谢各位参展艺术家,感谢李小山馆长,感谢策展人以及各位嘉宾的支持。”

    接着,本次展览策展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学术部主任郑闻先生说道:“在如今有一个现状,许多艺术家、书法家去我国瓷都景德镇进行创作。然而这些创作在某种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称为创作,这些作品或多或少都带有自己的特点或者标志。这是一种衍生。于是,我带着这样的问题意识策划了本次展览。从方方面面不同的角度去讨论陶瓷的不同现状。十多年前,从孙振华老师在南大的一次讲座中意识到自我的问题判断能力还不够,例如造型艺术承载的意义不仅在于美学,可以上升到意外一个社会学的层面。所以,我希望通过此次展览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最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馆长李小山先生做总结性发言:“美术馆的主要任务并不时强调个人意志,将个人的感情色彩带入,而是将更多的精兵强呈现出来。美术馆的公教、学术、展览、宣传等都有了飞速长进,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精彩活动,而这支年轻的团队才是真正的主角,这才是南艺美术馆成功的保证。”

发布会结束后,艺术家与观众来到美术馆4号厅,共同欣赏、交流。下午4:00,李小山、孙振华、邬烈炎、张承志、王亚敏、刘建华、陆斌、汤国、李玉端、杨明、李超、周先锋、冯薇娜、王树辉、赵坤、徐鑫桦等嘉宾参与了本次展览的学术对谈“原始媒材与当代观念的炼金”,就陶瓷艺术在当下的可能性进行了探索性讨论。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致力于对国内外当代艺术的广泛关注,同时聚焦于具体媒介艺术的专题研究。开馆以来已持续开展“AMNUA影像档案”、“AMNUA空间艺术系列”、“AMNUA水墨档案”等以媒介为专题的展览学术项目。

    《CHINA:当代陶瓷炼金术》是为中国最富盛名的“陶瓷”艺术所设专门研究课题。南艺美术馆《CHINA:当代陶瓷炼金术第一回》将陶瓷艺术从单一的实用性与趣味审美中抽离出来,着重挖掘当代陶瓷艺术的观念性表达、社会学关照,及其材料的隐喻特性。希望从这一持续性的研究项目折射出中国当代陶瓷艺术的观念转型。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