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

  • 展览时间:2019/12/13 — 2020/03/01759
  • 展览空间:中国国家博物馆、北16展厅
查看更多详情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国国家博物馆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共同举办“周风遗韵——陕西刘家洼考古成果展”就是中国国家博物馆与各省市文物行政部门和文博单位合作举办考古发现成果展的又一重要举措,也是探寻中华文化发展源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展览力作。


二十一世纪初,考古工作者在陕西韩城梁带村发现了保存完好的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芮国遗迹,包括芮国国君墓等,为研究周朝封国——芮国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被评选为2005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十余年后,人们又在陕西澄城刘家洼发现了另一处芮国都邑遗址,揭露出墓葬、夯土建筑、城墙、壕沟等大型设施,以其严整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青铜器铭文等文化特征,填补了芮国后期的考古空白,为周代封国研究增添了绚烂的一笔,从而再次跻身于2018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列。这两处前后相继、紧密关联的芮国重要考古发现,不仅弥补了周代历史的缺环,更展现了中国古代三千年前后多姿多彩的文化和艺术,形成难得一见的考古发现姊妹篇。


本次展览分为列土分邦、小国之光和万流归宗三个单元,共展出青铜重器、礼乐用具、金玉饰品等300余件,除少量为陕西韩城梁带村东周芮国墓地遗存外,绝大部分来自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芮国墓地的最新发现,是首次以最全阵容集中向公众亮相。展品中既有鼎簋列陈、庄重典雅的礼仪文化,也有钟磬谐鸣、荡涤心灵的音乐艺术,还有金玉交辉、车辚马萧的绚丽装饰。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周文化占主体的墓地陪葬品中,还有少量典型的北方草原文化及来自西部文化因素的器具。它们虽远不及周文化的遗存丰富,但却工艺精湛,令人耳目一新,表明周代封国与周边文化之间很早以来就开始进行广泛交流与相互影响。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刘家洼芮国遗存不但是周代封国政治的稀世硕果,同时也是中华文明自古以来融会东西、交流南北、沟通中外、多元一体的文化发展历程的真实反映。此外,展览还通过场景复原、增设互动设备、创新展墙形式等手段,增加展览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让参观者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探知蕴含在文物背后的丰富文化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阐释能够充分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代表性物证的最高机构,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方面负有重要使命。本次展览就是要通过刘家洼等遗址的最新考古发掘成果,系统展示古芮国的历史风貌和周王朝恢宏的分封制度,以及这些区域文化在不同历史环境下分化、演变,并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复杂历史进程。衷心希望广大观众能够通过展览,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演进历程,把握文明交流互鉴的深刻内涵,激发出追溯中华古史、探寻文明源流的深厚感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