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之诗”张菲云油画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9/07/04 — 2019/07/21882
  • 展览空间:昆明市博物馆
查看更多详情

汤海涛(云南艺术学院教授云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在场”和与之相关的“在场性”,是时下策展人经常挂在口头的热词。


“在场性”(Anwesenheit)是德语哲学一个重要的状态名词,在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理论体系的加持下,成为了存在主义的一个关键概念。遗憾的是,时下策展人所谓的“在场性”,通常是作品不具备上述意义的情况下,搪塞受众所用。所以,作为策展人,对张菲云定义自己的创作具有“在场”以及“在场性”,保持了本能的警惕。


作为受众的审美经验而言,投射在画布上的图像,是经由画家的审美价值取向的取舍,以及在创作语境下的自我判断,很难与作为“他者”的受众达成一种关于“在场”抑或“在场性”的共识。一旦这样的共识崩塌,受累的往往是概念提出的始作俑者。之所以认可了张菲云作品具有“在场”的意味,抑或说有了“在场性”,是作为策展人读了张菲云的作品之后,和画家达成了间接的共识。


打破视觉平衡的台阶上,矗立着一队静穆的女子。画面的背影中,只有一个静穆的侧脸。“高贵的单纯,静穆的伟大”——约翰·约阿辛·温克尔曼(Johann Joachim Winckelmann,1717-1768)对希腊造型艺术的判断,在《接圣水》这件作品面前同样有效。也就是这件作品,使得我打消了张菲云是否“在场”;作品是否具有“在场性”的质疑——同时让我对她有了新的认识,多了一份感佩之情。当然,不是说策展人引用了温克尔曼对希腊造型艺术的定语,张菲云的作品就无可挑剔,这显然不是事实。并且张菲云对画展一直的犹豫和动摇,说明了一切。


作为阶段性的学习、探索和研究的展示,同时,希求听到观者和同行合理的建议和意见,所以,在这个时间段举办展览,可谓正当其时。

主题性创作,尤其是带有史诗性质的作品,无疑是美术皇冠上耀眼的宝石。让我感佩的是,张菲云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略带小资情调的画家,而但她却挑战自我,砥砺前行。2015年至2016年,进入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油画高级研修班进修,师从于王宏剑、郑艺等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张菲云明确了自身艺术创作的方向,以红河州少数民族生产生活为题材,创作了近百幅作品,先后5次参加国家级展览——这对现实主义题材创作相对薄弱的云南而言,难能可贵。


“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向谦逊的张菲云深谙此理。我相信,她会一直努力的,因为绘画已经成为她生命的一个部分,闪着些许的光,照亮她前行的方向。


2019年5月30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