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哲:美术馆观察计划

  • 展览时间:2019/06/18 — 2019/08/23631
  • 展览空间:上海新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任哲:美术馆观察计划


陈旷地


任哲以一个非常独到的视角进行着自己的油画创作:他以中国美术馆亲身见闻的工作场景作为母题,以系列绘画进行描绘。这源于一个契机:任哲既是一位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艺术家,也是一位职业的美术馆工作者。美术馆的工作让他能够接触到我们可以暂且称为“艺术的内面”的存在。对普通观众而言,艺术(在大多时候)是高悬于墙面、标示着“请勿触摸”的神圣存在。但对美术馆工作者来说,艺术可以仅仅是他们工作的对象,是需小心操作的物品。他们工作的终点,往往就是观众审美的起点:经过严肃认真的辛勤劳作,展览就绪准备开幕,他们的工作或许也就结束了,但对观众来说,艺术的大幕此时才刚刚拉开。


一般来说,观众不会关注美术馆井然有序运行背后的一系列过程--或许很多艺术家也不会关注--而任哲该系列绘画的意义首先就在于挖掘了“艺术的内面”,挖掘了艺术运行体制的日常。艺术运行体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按照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的环节,有众多个人和机构在各自位置上推动着整个进程。大众每天接触到的关于艺术的一切,例如读一篇艺术批评,看一个艺术展,参加艺术的讨论,或参加一场艺术拍卖,都是艺术运行体制所产生的终端产品而已,是“艺术的外面”,其顺畅运行完全取决于艺术体制在“内面”的作用。于是,“艺术的内面”也就成为艺术的真实。


我们常说,艺术的真实,可以是它对于客观物象的如实描绘,也可以是它对于艺术家情绪的真实传递。在任哲的该系列作品中,艺术的第三种真实,即“艺术的内面”的真实,被他以平实的笔调描绘出来。他的作品尽管直接描绘的是自己在美术馆日常工作中所见的场景,但毋宁说作为一个象征,一个寓言而存在。这些局部的、直接的、特写的场景,正象征着那些支撑艺术运行的体制因素。任哲的态度并非批判,也不是质疑,而是如实地去呈现。他的笔触如此自如,他的呈现如此诗意,甚至走向了静观。在这些不动声色的画面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美术馆的工作日常,也一瞥艺术背后的运行流转。展出的作品一方面是写实,是如实呈现艺术家眼里的日常工作,一方面也是自我指涉,它们实际上描绘了自身作为艺术品所置身于其中的艺术体制。这些作品说:“这就是我们已经和将要经历的”。这些作品讲述着自己的故事。


所以,最终我们要将任哲该系列作品归结为一种日常性。这个日常性首先是他自己日常生活所见,然后--更重要的--是艺术品自身在传播流通过程中的日常,这是艺术自身的真实。我们在欣赏他自如的笔触和诗意的呈现的时候,也同时被引向了这一往往被忽略的真实。他让我们对艺术展开更深的思考,这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