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文化而产生的意识异同的现象,很难用几种基因去界定清楚。有时候文化的差异或冲突,产生些许的交融也是积极而有意义的。
无论纸本与布面的意象泼墨、观念摄影,还是实验电影等所反思出来的共性,都可以感受艺术家吴笠帆用全方位艺术实践来反思情绪与古意以及哲学与古风的关系。他真切地与时间、空间追逐作品韵味以外的心境与思绪。
喧闹的城市里少有大山大水,亦难得宁静致远。他却是一位极为敏感、多思善虑且有着使命感的艺术家。往往对环境中的真实的人、事、物、景,他以拟人的角度来形容为自己观念中鲜活的水木山石,成为自己梦境中的美丽芳园。艺术家赋予作品极深的感触与回味,更多是为呈现自己当下一种存在并可以恒定的状态。
浅读艺术家观念性的意象作品,几缕淡烟轻云,借着几分初春凉意,草木溪畔绿阴葱葱,令途中人心惬意地小憩,看一看山间草木横生而逸趣天然。
笠帆老师不喜欢古法可能给人们留下的形式感,他多次强调以情绪影响画面,感受画面以外的一种纯粹状态。这出于作者对哲学思考的深刻度量,他始终觉得作品不能首先考虑或者仅仅在乎画面是否有意境之美。
丽芳园,艺术家叙述了他内心期许的始终如一般恬静柔美的后院山景,体会由太素直至混沌的哲学态度。表象弱化了勾勒并虚减了轮廓的线条,云飞雾绕亦给予古风中少有的行云涌动,闭目沉思于草木斜陈的乡间野趣,静默沉思地细嗅于风动云走的影像艺术思维在其中。
时光留影,笠帆老师在作品中墨来水往的交错间蕴藏着某种能量的可能,始终对古韵由念想而产生的对话感,再望一望这般应万变不改初衷的后院天地里的水木山石,若能简单而快乐地沉静于中,悠然闲暇地回顾与守望,时光便是五颜七色般的花火斑斓,令人幽醉。于画面中体会呼吸和思考虚怀若谷,在寂静中细细会意那种极致的静谧,能量场中可以缓缓悟到的一种气度,竟如溪石潺潺而流。
徐风神往,思绪凝,城中喧闹与繁杂过后竟令到观者与我有过了宁静与致远。
东尼
2019年4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