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5月6日至6月30日(周末、节假日除外),每天9点至16点半,“神韵不息——钱行健艺术展”在上海信托外滩111艺术空间举办,欢迎大家前来感受墨海与花鸟的互动。
海派绘画因为融合了中西文化,以及重视普通市民的审美趣味、并将其融合于传统绘画的创作之中,而在中国艺术史上中独树一帜,并开启了中国画坛的一个全新局面。作为海派知名画家江寒汀的弟子,画家钱行健就是一位保持了海派趣味、并发展出自身特色的艺术家。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学画,并在跟随江寒汀苦学十年后,钱行健已经基本确立花鸟作为自己专业的主攻方向,当然他在人物及山水方面也有涉及,不过他日后最为人们所熟悉的仍然是他在花鸟绘画领域的成就。
钱行健的画作多以花卉、禽鸟相照应,有机结合在特定的意境中。在他笔下,他可以将花鸟丰富多彩的世界和生机勃发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钱行健先生1956年获上海市青年美展甲等奖,以后历年在上海市及全国各重要画展中均有作品展出。1984年首次在上海举行个人画展,同年和1985年、1990先后三次在香港举行个人画展,1988年在新加坡举行个人画展。有《百鸟图》、《钱行健画集》、《中国画技法丛书》等数十种画集、专著出版。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钱行健先生的一幅《幽涧听泉图》巨作曾在朵云轩的展览大厅为上海花鸟画兴起添一佳景。他当时在外国语学院执教花鸟画,在开放激情的推动下,按捺不住思绪翩翩,由前人的花鸟画在自然山水美中获得一派灵动,将花鸟、巨石合一的创作思路,再度注入在更宽广的荒野山涧中。这是一派静幽的山涧,开阔、宏伟、野芳芬菲,一派新欣。
钱行健的作品构图稳健,造型准确,形象传神,色彩绚丽。特别是他的线条,大胆沉着,用墨浑圆静穆,画面呈现出博大深远的境界,为人称道。钱行健的花鸟画走出了书斋和庭院,是他观察自然和抒发心境的真情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