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艺术教育的核心是探索和创新,而非建构体制屏障。
从第一代留洋的艺术先辈开始,中国的艺术教育就在中西文化的融合和当代与传统艺术的冲撞中被赋予就探索与创新的特质。在上个世纪的艺术运动浪潮的推动下,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新生力量纷纷涌现,他们不断丰富和挑战着当下的艺术流派,逐步探索出日益多元化的艺术格局。本次参展的8位艺术家正是中国当代艺术历程的推进者——出生于60-70年代的他们目睹着中国文化交流迅速加快的历程,在不断探索创新的艺术创作中进行跨越历史、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对话。王易罡和张志坚用厚重的油彩媒介在画布上创造出立体肌理,通过有力的笔触和色彩探讨抽象语言的可能性;刘庆和与陈淑霞分别以油彩和水墨的方式將人及社会的不同状态置于传统和当代语境中进行反思;武明中和汤志义则各自从岩彩和漆画这两种古老的艺术媒介出发,用具象和抽象的方式对比时代的变迁;顾黎明和范勃挑战着人们对艺术语言的感知体验,分别将乐章旋律和盲文的触觉语言融入自己的视觉画面。“推陈出新”、“中西交融”、“思辨批判”,中国的当代艺术理念在不断自我审视的进程中薪火相传——这就是学院的力量。
上一篇: “和光·同尘”何多苓师友展
下一篇: “无问西东”罗伯特·普利兹曼&陈雨肖像绘画双个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