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时代”胡可摄影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9/01/30 — 2019/02/28731
  • 展览空间:龙岗文化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中国社会日益多元化,影响社会进程的已不再局限于政要强人,尤其随着社交网络的崛起,知识分子、娱乐明星甚至草根都开始具备了设置议题引导舆论的可能,对公共事务的介入程度前所未有的高,这些人物的自身故事与影响力,构成了这个大时代拼图的基本模块。而选择在日常化、平民化的公共空间中展出,本身也是对作品隐含的公共性议题的呼应。假以时日,随着手法的日趋成熟精炼,人物选择标准的进一步明确,以及作品量的积累。个体集结的真正力量并不在于他们的相似性,而在于他们之间的差异性。站在旁观者的立场,我们也会断然拒绝励志的心灵鸡汤。


王石、潘石屹、成龙、詹瑞文、杨锦麟、易建联、李毅、谭咏麟等30多位不同领域的中国知名人士的肖像被悬挂在了展厅之中。摄影师胡可试图以最直观的人物肖像组图,形成与公众的对话,希望透过这些肖像能够看到这个时代、社会,甚至国家的变革。王石、潘石屹、成龙、詹瑞文、杨锦麟、易建联、李毅、谭咏麟……不可否认,展出的这些人都是名人,是社会达人,是成功人士,是精英,容易让人陷入英雄史观还是民众史观的争论之中。姑且不论这些人物是否能代言“中国进程”这么宏大的主题,但确实是中国社会造就了这些人,也造就了这些人的影响力。这些人物不论阶层高低、工作类别,不论性别与年龄,他们代表了社会的不同领域与不同维度。“这些人已经是社会化的符号,成为社会思想的符号,甚至有些人还是部分人的精神榜样。”深圳市雕塑院院长孙振华说。


社会崇拜正在多元,普通民众亦应进入“中国进程”的镜头之中在胡可老师的作品里,这些名人的皱纹、毛孔都被呈现,甚至有些人眼神都有些木讷与呆滞,并非常见的那种风情万种、风光无限。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社会学教授于长江说:“这些名人都是人们看过的,但是我看到却是从来没有过的视角,摄影师独特的视角将这些公众人物拍出陌生感与新意。这与平日里看到的形象很不一样,挺有意思的。”


肖像摄影:2006年开始当代中国人物肖像摄影创作。旨在通过对精英群体的肖像刻画,记录我们当下的时代精神。创作对象包括:李嘉诚、王石、潘石屹、马化腾、成龙、章子怡、李冰冰、北岛、林夕、方力钧、谭咏麟等。此系列作品在深圳及广州等地展出,社会反响强烈。建筑摄影:肖像不仅仅属于人物。当我们通过摄影语言,把一幢建筑物从它所处的环境之中剥离开来,把这幢建筑物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审视的时候,这张图片就是建筑物的肖像。这些摄影语言就包含了曝光时间、构图、色彩、质感的表达、焦段的选择等等。在这些语言的“描绘”之下,建筑物拥有了“人格”,拥有了“性格”。深圳湾:在中国的大城市之中,不需离开市区,就能欣赏到海景的城市不多,深圳是其中的一个。深圳湾的红树林,每年吸引数十万只鸟类来此地,这一点更是难得。英格兰摄影师迈克尔·肯纳风光作品,镜头对准海岸线,使用超长时间曝光,作品风格独特。适合风光摄影师学习、体会。拍摄“肯纳风格”的作品似乎不难,肯花时间、肯下功夫即可收效。这种学习摄影的方法很像书法学习的临帖过程。当摄影师能够熟悉运用“肯纳风格”之后,距离形成自己的、新的风格就近了一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