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学院者,为现代教育体制之产物,与古之书院大致类同,皆为培养知识精英之场所;而美术学院者,实乃造就美术人才之殿堂,其修德进业之力,播美扬修之功,浩浩乎伟矣!美院之中国画一科,于今与西画颉颃互竞,乃至渐趋兴盛,端赖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精神,行健不息,寖昌寖炽,恢恢乎乃有含弘光大之气象。
《易》曰:“道成而上,艺成而下。”盖国画写意,悉由笔墨进技于道,奥理冥造,妙化入神,本自书法中来,所谓“写气而不写其形”者,洵非斤斤于物象形色之胜也。其高妙者,乃如唐人孙过庭所云:“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故笔墨者,以写形造物为表象,以写意媚道为旨归,岂是西画惟物性是尚之技可以同日而语哉?故中国画以书法为画法之参照,乃世界独一无二之绝艺,异域画种岂可望其项背哉?悟此菩提三昧,方得中国画写意之真精神与大气象。至若惊才风逸,解衣盘礴,驰毫骤墨,迥出意表,仪形不极,感会无方,笔与心机,释冰为水,道弸于中,艺襮于外,其间翛然意远,更以逸怀浩气,吞吐大荒,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所谓“以追光蹑影之笔,写通天尽人之怀”,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大可参赞天地之化育,以亭毒群生,畜养万物,无偏无党;小可撷采万物之灵气,以开张胸襟,抒写性灵,无为无名。故笔墨写意之审美,以玄远清虚为极诣:惟玄可以舍筏登岸而道显,惟远可以宁静超脱而气冲,惟清可以超凡绝俗而格高,惟虚可以无滞于物而神逸。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该画展,集美院莘莘学子之精品,翰墨流传,丹青炳曜,以挽浮嚣之颓风,以畅艺术之玄趣,以扬文化之国光,其茹古涵今之意,克诵清棻之风,犹如云行雨施,品物流形,其精神之启迪,何啻般若慈航,菩提觉路?故爰述端末,欣为之序。
王先岳
暨南大学文艺学博士后;中国画创作研究院教学部主任、研究员,青年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报网》学术库主编。
2019年0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