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芥子·须弥
——杜斌山水画的气象
文/周睿
这一年杜斌都在勤奋地临仿宋画,去他的画室,一摞摞的画稿和作品狼藉堆放,就这么沉酣其中,乐此不疲。宋代山水的严谨精微和深邃幽远,对于生性豪放疏野的他,不啻为一场心性的较量和挑战。从开始选择一些小小的局部来临创,肆意地用奔放的写意笔法去改造,到逐步扩大,以至整幅临仿,小心收敛起自己的冲动,逼现古人雄深雅健之境界。就这样在收放之间往复地尝试,在服膺与桀骜中感佩与骋怀,呈现于眼前的这些作品,算是这场精神寻根之旅的收获吧!
宋人画山水,有最初人面对崇山峻岭、田园野水的那份感动和热爱,所以那些山水画直到今天还保持着生新清峻。杜斌最可贵的就是在临仿中应和了这份初心,小到一个点皴,一枝一叶,大到全景山水的绵延,都自然爽劲,气象饱满。这次展出的扇面作品,玲珑尺幅之内却意象错杂灵动,既丰满厚重,又生气远出,令人耳目一新。横幅山水中所用北宗斧劈皴和折带皴,不落刻板狂野,而显得果断豪放,意趣昂扬,点缀以虬枝密叶,生机勃勃,不难看出潘天寿的影响。杜斌向来景仰潘老的崇高品格,其实是内在人格的认同,耿介、堂堂、沉郁又抗争的峥嵘气象。在杜斌众多石头、坡岸、山崖的造型中,不管是趋于方刚的锋芒崭露,还是趋于圆浑的郁勃翻涌,都能感到意象背后性格的力量。还有一些作品,选取了多种古画的局部意象,融合出一种新的图示,充实健硕,浑厚洒落,它们裹挟着悠远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似曾相识又鲜活清新。
佛教有诗云:“一花一念无量劫,大千俱在一毫端。我纳须弥入芥子,明悟四谛证涅槃。”杜斌从一毫一芥入无边须弥,路漫漫而心远大,益精微而愈雄阔,日渐彰显其万千气象和圆通智慧,令人欢欣与期待。
2019年1月11日于龙园西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