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鸟·云南中国画学术展-第二回

  • 展览时间:2019/01/05 — 2019/01/15678
  • 展览空间:云南艺术学院图书馆
查看更多详情

倘若云南花鸟画能自立于世,成为当代中国花鸟画坛当然的一类,无疑是众望所期之美葩。世间共谓之中国书法与中国绘画在人类历史文化的积沉中,有其独具一格的审美创造价值。中国花鸟画风韵卓立,深得华夏民族的心神钟爱,为此偏傲,并为外域有识者鉴赏珍重。既为人类共有的人文财富,后人岂能不知好歹,听信轻妄,菲薄抛弃,而沦为不明不白之辈。故唯有不薄今人爱古人,自觉传承,正本清源,兼容创造,勇于开拓。可以相信这种文化的自信正是当今云南花鸟画艺术创造者所应该秉持的立场与态度!


云南艺术学院筹办“花鸟。云南”中国画学术展立足高远,宣示出在中国花鸟画现代发展中的积极勇进,这样的文化自信执着可喜。


当代中国绘画艺术的现代发展已经经历并将继续着激浪起伏,正反交错的演化过程,必将在新时代的改革中得到推动。中国花鸟画的现代走向到底如何?肯定是每位中国花鸟画研习者都无法回避,要三思而择,用新的艺术创造做出应答的。


中国绘画艺术现代发展在诸多画种门类中,很明显,基于中国画的东方文化地域特性。其理论与实践的传承开拓必定是最重要的关键部分,它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非比寻常,中国花鸟画就在其中,必不例外,任重道远。


放眼云南家山,天然壮美,景物旷达,红土黑山,翠岭白水,画意十足,喜茫茫,空阔无边。不足为怪,多年来一直招引各地画家争相深入生活,收集素材。按说最了解云南画境,最可能表现云南神韵的人,应该是长期身边云南的画家。我们要坦诚面对历史形成的云南边远落后的现实,就中国画的整体水平及人才体量较之外地是相当单薄的。但经过近代几辈艺术家的努力,终于培育出一批年轻可为的中国画人才。更重要的是迎来新时代对文化传承创新的要求,中国画坛要自觉振奋,中国花鸟画要创新前行,云南花鸟画要担当自信,可望前景光明。


昆明六


甲人 郎森


戊戌年冬至后于故里家山有花堂上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