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描述”ABI青年艺术家系列展-第三章 单边话

  • 展览时间:2018/07/30 — 2018/08/211097
  • 展览空间:当代艺术调查局
查看更多详情

李轶君有一个显然并未刻意经营的公众号,就叫“单边话”,常常不过是一图一文,或是絮语两三,无论是见其所见,还是道听途说,都关乎生活。这个和朋友圈之类的社交网络相比使用频率显然不高的平台,被李轶君称作是一种选择的区分,给接触到自己的人们多提供了一种主动选择的可能。可以选择的,既是去了解关于她本人实在的细碎生活与感知,也制造了一种更为缩进的距离去接近作者本身。这种对于日常分寸距离的把握与对空间的制造与区分,是控制也是求变,在今天任何传达都不可能是单向的今天,这更是一种对于创作者本身主体的重申与自我设定(auto-position)。


所以,无论是幻境般的山,还是悬置的盒子、网格中的几何,是在变动中尚未成形的问题,都经由她的持续地表达,反复划定并重塑新的秩序。


尽管李轶君的近作的呈现几乎都是平面与几何的组合,但这些绝不是只是关于结构性的物体联结与空间关系:盒子作为这一阶段的意向,永远留有一个未被封闭的开口,让内外相连,也让事物得以置于此处。


这种敞开(the OPEN),让面向的点、线、面或悬置交错,或重叠渗透,既组成了画面整体,各自又作为整体展开言说,彼此构成共存,彼此作为因果。李轶君说,这些抽象盒子是信息的整合体,也是容器,是抽屉、行李箱、或是城市,是个人的,也是关于日常生活的。而她早期的一系列创作中,又充斥着遮蔽之中的撕裂之感,撑满画面的大片色块中透露出的缝隙,正溢出气泡点滴,笔触酝酿变幻。


在她的作品中,即便画面凝固于此,但其刚刚仿佛发生,传达出即将发生的动势,通向未来。


这种接近生命的通透呼吸之感贯穿她的创作,并以开放的图式直面人们在图像时代对新鲜与刺激前所未有的需求,或是喜新厌旧的视觉习惯。她在构建出的空间中,从容地用虚实厚薄的笔触经营赋予了图像之间的松动关系,排布出不断生成之事。


“不可描述”ABI青年艺术家系列展览是当代艺术调查局(ABI)对于年轻艺术家个案研究呈现的方式之一,面对“不可描述”的种种问题和沟通中字里行间的空白与距离,试图从艺术语言的不可描述、青年艺术家的现状处境以及调查本身的行为切入。已在在2017-2018年以展览的方式整理、呈现了3位艺术家的工作状态(第一章为潘子申个展,2017年8月5日开幕;第二章为曾臻个展,2017年11月4日开幕;第三章为李轶君个展,2018年6月30日开幕),并将继续在未来形成一种关于当下的艺术家创作报告,让“不可描述”的现在成为抒写艺术历史的明天。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