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然录”马文婷个展

  • 展览时间:2018/03/15 — 2018/04/081455
  • 展览空间:之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印象中,马文婷是对视觉形式颇为敏感的艺术家,笔触、调性、构图皆不落窠臼,善于将所见所悟的各种绘画语言融会使用而无生涩僵硬之感。她所营造的画境似乎并不欢快,无论是早期用黑色调子表达的无人乡野、破败街区,还是如今作品中所呈现的现代废墟、生命之叹,皆让人隐约感受到些许沉重与绝望。但马文婷的作品却有意地避免一元化的表义模式,即使是那些孤寂的景象,也时常被画得阳光明媚或繁花似锦,让人在希望与绝望之间左右摇摆。


我愿意将这样的美学特质称之为燕卜荪意义上的含混∕复义(Ambiguity)。她的作品并不生硬地将社会符号一股脑地抛出,一本正经地宣讲主题观念,而是将情绪与意义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将图像以隐喻、转喻、象征等多种手法来进行复义表征。本次展览的作品,亦如《一切》系列中的"血肉",《断层》系列中的破砖黑鸦,仍然让人有不寒而栗、惶然无助之感。但血肉、肢体、废墟、黑鸦、交错的构架物(铁丝网、窗户框、窗格……)等等物像,虽有社会指向却无法将表义简单地"固化"。类似于"构架物"这样的"能指",似乎在暗示着对生命的"控制",而"所指"却漂浮而难以确定下来。马文婷将自己的这一批作品称之为"惶然录",我欣然认同,因为它们所表现的情感不仅仅与"惶然"的字面意思相契合,也与费尔南多·佩索阿在本书中多变、复杂、不定的意义表达方式类似。这正是一种含混的美学特质,它避免了定型化的说教式艺术而呈现着审美现代性的核心诉求。


——尹丹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