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长敏&蒋锦琪双个展

  • 展览时间:2018/02/02 — 2018/04/02887
  • 展览空间:斯生活文化
查看更多详情

在这个时代,我们都不太愿意谈论爱情。


我们不愿意谈论爱情,大抵是因为忙,既等不得一朵花开,也守不了一方明月,等不得守不来索性也就不相信了。


其实,我们不相信一切看起来柔弱的东西,比如岁月,比如梦想,比如爱情。你发现了没有,我们从来不相信我们看不见的东西,我们对生命之有限多么执念,奔跑、躁动、宁与岁月一战,也不甘心安放于它手中,


人世最美皆为无用,


爱情便是最为无用的美,


而这无用使我们相信,


所有的南辕北辙终将互相滋养,互为守候


这就是爱情能想到最好的样子。


这里的第一个故事,从景德镇开始说起。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样有意思的城市。上千年来无论显赫还是落寞,它永远以不紧不慢的步调向前走,与时代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关系。使它即便在强悍的互联网面前,也仍然能在喧嚣的展销会之外,在老瓷厂、三宝村里坚守着这座老城的风骨。


谢长敏和蒋锦琪生活在这些风骨里,创作在这些风骨里,也活成了风骨。初见老谢,温文尔雅,不紧不慢,与他作品呈现的前卫性和艺术性似乎对不上号,但却是这座城的样子。


而我从未见过他的太太蒋锦琪,老谢说太太的性格很像她自己创作的瓷板画,那应是内心柔韧安于岁月的样子——那瓷板上粉彩的山水,有着“白云抱幽石,绿蓧媚清连”的安详,这并非是现在流行的一切无所谓的“佛系”,山石云雾,高林松溪,是流动的,它像长镜头的一幕电影,你能听见流水的声音,听见风吹松树如涛声,听见山间马铃的响声,在镜头和镜头之间,留下的都是你和自己的对话时间,不紧不慢,这也是这座城的样子。


老谢第一次见到阿琪,是在新粉彩瓷画大师李小聪的工作室,阿琪是大师的入室弟子,我们问,是什么使老谢第一眼就被阿琪吸引,他说,也许是她全身心投入创作时散发出来那种温柔的笃定,这是一个创作者最难坚守的样子。


从“京漂”到“景漂”,老谢一个央美的高材生,心里有的是前卫的思潮和无尽的创意,可它们犹如火花,不知所起,不知所终,这不是老谢心中的艺术,也不是他心中的爱情。


在景德镇这样一座城里,他开始将躁动与奔跑慢慢放下,陶瓷是一个由72道工序构成的艺术,是“冷却了的激情”,从尊重了解陶瓷材料开始,配不同比例的陶泥需要时间,研发一种前所未有的釉色需要时间,将“泥片塑形法”这种前卫的方法与传统的陶瓷手艺磨合更需要时间,他说,这要的不仅仅是热情,更是保持这份热情的耐性。


看老谢的作品总有种恣意的舒坦,拥抱的两个人,慵懒的一个人,或翘着脚,或以不知道什么姿势的“葛优躺”,他们身上,是我从未见过的青花揉进骨里的釉色,像茶叶末的釉色,像冬天雪后的阳光。在众多我无法理解的当代雕塑作品里,老谢的作品,是我少有能够看完不自觉甩开胳膊,伸个懒腰的作品--它有种安于岁月的风骨。


在我看来,老谢的每一个革新式创新,都是在与岁月的和解--将自己安放在岁月中,不紧不慢,不争不抢,每一日都有每一日进步的欢喜。这也许就是阿琪身上那种温柔的笃定。


老谢和阿琪,一个在奔放中寻找规矩,一个在规矩里探寻奔放的意趣。他们看起来那么不同,又那么相似。这是一个互相滋养的过程——老谢从阿琪的山水里汲取着以柔克刚的哲学,阿琪从老谢恣意的人物里感受跳跃的情感。他们都笃定地相信着,无论艺术还是爱情,除了与岁月坚守,执手同行,没有一种捷径可以走。他们的努力也许穷极一生,也只是长河中小石激起的涟漪,然而,他们都笃定地相信着,这样的努力值得被岁月记忆,这样的爱情正是他们能想到的最好的样子。


2018年2月2日他们将携手带来数十件精美的艺术佳作,在甘坑客家小与大家见面。开幕当天会有彩蛋哦,精彩不容错过!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