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写意是写意绘画乃至中国写意文化文脉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脉络清晰有序,在时代的淬炼下,呈现出人杰蓬勃的欣荣局面。蜚声画坛的写意人物画大家王光明先生,立足传统,以惊人的毅力和才情,开辟和拓宽了写意人物的新局面。他的艺术造诣与成就,是时下推动人物画发展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和重要研究课题。
光明先生笔臻性灵,逸笔草草里寻求的是不期而遇的韵律。他笔下人物独具匠心的表情、姿态、神气,让人叹为观止。在个性纷呈的题材创作中,光明先生打破了传统构图模式,自然空间与虚拟空间在这里交融,甚至利用条屏分隔、扇面格局进行多元空间的整合,达到景致色彩的和谐交融,进一步境与格,意与趣浑圆融合,丰富了画面的深邃感和表现张力。
看那衣袂飘然的仕女佳人,多少眉梢眼角一颦一笑,美得让人心慌,让人遐想。在童真与青春系列里,是岁月化不开的无邪情怀。与古为邻的高士情境中,却又体现了冲淡与静默,既驽且愚的道家出世哲思。再看《淝水之战》这些重大历史创作题材:宏大铺陈的群山、大江、旗笙如静场。驻足沉酣笔墨深境里,江水开始奔腾,满目忽起枪戟兵戈,呐喊马嘶,势冲云霄,战场杀伐气息扑面而来,夺人心魄。这些特定历史节点的重大事件,被王光明先生以磅礴包容的胸襟格局汇纳,进行了艺术再造后的喷薄。
光明先生多元博大且惊才绝艳,对传统艺术美的体验包容而精深。这得益于他对传统文化文脉系统梳理和探索,对美术史论、画论、历代绘画语言孜孜不倦地研究探索。光明先生有广褒的学识却不以专长自矜。他性情豪爽洒脱、儒雅而澹泊,在写意墨场上却异常坚韧果敢。他以对艺术的虔诚敬畏,成功挣脱人情世态名利形骸的层层枷锁和樊笼,以睿智而通透的纯真之眼,用那么随心所欲、恣意放旷的笔墨线条,在人物画领域高举起精神解放的旗帜。
乐者、智者,道者,不与心违,是为光明。平淡与苦辛,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五十余载艺术生涯,但我想他一定也有着最真实的快乐。光明先生以大定力、大慧力坚守本心,以专注、痴迷、虔诚、敬畏的态度为大写意人物画创作倾注的心力,让我们今天有幸在有限的尺幅里,看到尽情挥洒着的得意忘形、得鱼忘筌的浓酣笔墨。他用豁达超然的襟怀,对古典文化纯粹而痴迷,对世界的赤子爱意,呈现了几千年来书文香里积淀的文人根性意趣,妙造出的古今原一体,却笔笔古有,意意古无的上层文人画境。
闪烁于中国美术史长河中的巨匠们从未远去,他们的笔墨精神,给中华文化汇聚了永恒不息的光华。璀璨当代画坛的王光明先生,已让人产生不可遏制的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