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西渐”樊枫欧洲采风水墨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7/11/26 — 2017/12/111037
  • 展览空间:武汉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中国画写意精神看似是无法的“恣肆”与“随兴”,实则是以书法用笔——如锥画砂、如屋漏痕、如折钗股、如山坠石等审美规范为前提的“变”与“破”。对于写意这些“用笔法度”的砥砺与修炼,甚至需要艺术家付出一生的心血与代价。当下对于“写”的误读,造成了目前艺术家难能以沉潜、沉静之心去锤炼作为“写意”前提的“用笔法度”;而对于主体的“意”,也因今天生活的奢华与精致而缺少了传统文人应有的忧患、孤愤和浪漫,“意”的软化与稀释更像缺乏能量燃烧的“写”,无“意”可“写”才是致命一击。


樊枫是用写意水墨探索城市建筑群表现的画家。城市建筑群坚实的体量与纵横交错的直线,既为笔墨写意制造了难题,也为写意笔墨新的发展提供了契机。一方面,画家以画山水之法表现城市整体的建筑景观,以“湿墨”为主,墨出用笔,特别是如屋漏痕、如锥画沙的“平”、“留”笔意增添了他画面苍茫氤氲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重新整合山水画“墨法”,将其抽离出来运用于建筑群结构的表现中,如以“宿墨”、“浓墨”为主体,间以“湿墨”的“冲”、“撞”、“渗”,从而形成浑厚拙朴的笔墨意象。


——尚辉(《美术》杂志执行主编)

节选自《笔法维度,中国画写意精神的坐标基点》


后记


本次“中国视觉”武汉荣宝斋艺术交流团欧洲之行,邀请到中国著名水墨画家樊枫先生一同前往,通过欧洲的旅行、写生、与艺术家的交流,在惊叹西方古老文明辉煌的同时,也感受到历史遗产与现代文明的和谐共存。樊枫先生则通过运用中国水墨的写生,展现这些独特的都市元素, 将中国传统的水墨艺术, 通过艺术家的表现手法展示给西方观众,也将欧洲的人文风情和写生画作带回到国内,真正的起到艺术的相互交融。


我们还会不断地组织中国的艺术家到欧洲乃至世界各国去写生、展览和交流,也会将武汉荣宝斋随着中国的“一带一路”走向世界。


——鲁静(武汉荣宝斋董事长)


艺术家简介:


1958年出生于武汉市,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都市水墨研究所研究员,湖北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武汉文史馆馆员,湖北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江汉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博物馆协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理事,武汉美术馆馆长,武汉画院专业画家。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