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吴翘璇先生首次个人雕塑作品大展即将在江西省美术馆开展,嘱我作序,我乐意从命。
吴先生是一位极勤奋而又极具思考力的雕塑艺术家与教育家,几十年来一直执着发力于雕塑创作与教学领域,不仅个人艺术创作成果丰硕,而且受业弟子众多,衣钵相传,已蔚然成军。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正是翘璇先生如此孜孜不懈地努力与坚守,方有今日江西雕塑界之勃然之状。
作为吴先生的同窗和业界同仁,我与翹璇兄自大学同学以来,至今已有四十余年。他自1982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雕塑专业,先后从事过工艺产品设计、企业生产管理等工作,叠之大学以前五年知青生活,应该说已积累了相当丰厚的社会基层生活经验和艺术实践之审美经验。于而立之年終赴江西师大任教席,设绛帐纳徒,开系科授业,创立师大美院雕塑系并鼎力支撑至今。
作为学者,其学术观念必渗之于教学,作为雕塑家,其艺术创作又须自证于治学,翘璇教授在这方面把创作与教学结合得近乎于水乳交融般协和,这正是他的优势所在,亦是他这次个人大展的根基所系。其间尤其难能可贵的是他作为文化人,始终坚持创作与治学中的文化因子楔入,这极大提升了其艺术思考的深度和艺术作品的品格。
受材料构成等艺术特性的影响和制约,现代雕塑艺术往往不太刻意强调艺术意境的营造和表现,而从另一个角度看,雕塑又似乎更需要通过特定形象作为一种“母体”,去传达“超以象外”的创作思想、观念、情感。因此,相对雕塑而言,意境的营造便成为了雕塑家艺术情趣、艺术气氛、以及它们可能触发的丰富的艺术联想与想象的必须了。在这点上,翘璇兄的创作颇现真切地体验。我们看到这次展览中多数所选,意趣充盈、意味丰厚、意境深远,它们或静伏于案,或暗蓄于形,或潜行于质,或跃然于表,构成他的作品在艺术观念阐述和作品文化审美上一大特色。
显然,这关乎于创作者深厚的传统文化涵养和严谨的治学理念以及扎实的专业技艺,在这方面吴翘璇教授确实走在了当下许多雕塑家的前面,充分体现了他所坚持并一以贯之几十年的艺术审美价值取向。
所以,我坚持认为:这次展览不仅仅是吴翹璇教授长期以来创作实践的展示,而是他作为一位知识份子对历史与现代文化讨论的积极参与;并是他作为一位艺术家对传统艺术思想观念在当代文明氛围中如何继承与突破的思考和探索;更是他作为一位高校艺术教育者基于丰富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之上的无声的学术论述。
所以,我相信,不同背景的欣赏者如来到展厅现场,用心细细品味,会意,必有所得。
如此,自然我在此再絮道下去,便是多言了。
是为序
吕品昌(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副院长、雕塑系主任、教授、博导)
2017年10月于北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