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香体素”宿利群水墨作品展-深圳站

  • 展览时间:2017/11/11 — 2017/12/10731
  • 展览空间:深圳桥舍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完形的陶瓷是一种存在

用石膏或其它方式修复后的陶瓷是一种存在

用水墨画的修复后的陶瓷是一种存在

完形的陶瓷是一种美

用石膏或其它方式修复后的陶瓷是一种美

用水墨画的经过修复后的陶瓷是一种美



美在发现

美是可以延展的

美是有纵深的 无处不在


杜大恺

2017-05-20


《含香体素》(序)


残砖断瓦曾是中国文人的情怀,尤其清代干嘉学派兴起之后,凡带文字或纹饰的砖瓦都成为文人追逐的目标。明末清初大儒顾炎武作为清学的开山鼻祖,亦为干嘉学派的创始人,他强调经世致用,提倡朴学,讲究无证不信,故对历史遗存视若拱璧,把玩遗珠乐此不疲。


古人从片瓦残砖中捕获出文化信息,不仅滋养文人士大夫的身心,还平添几分生活乐趣。让秦砖汉瓦成为案头的陈设,跨越千年乃至两千年,品味不请自来。中国文化的延续性就在于已消亡的某种文化不知何时何地遇知音即刻起死回生,残砖断瓦是,陶瓷残片亦是。


凡三十年来,中国大地基建密布,不期而至的各类陶瓷残器残片层出不穷,窑址积累的废弃物默默委身地下几百年,重见天日时恍然不知所措。直到有一天,有人发现了残器之美不亚于整器之丽,残片之缺不在乎整器之全,好事者以高超手段将其粘合,让今人窥见历史一半风貌。


这已算是后人的福分,有更好事者将粘合之器借纸笔又一次再现;在真实情景与虚幻环境之间,画家用笔墨诉说,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观者自有感触,深浅悲欣不同而已。


今日画家可画题材广泛,但以文人心态绘制新时代清供并不多,尤以陶瓷修复残器为本,添以个人情趣,小品大样,宿利群先生意在笔先,费尽心机。


其实绘画的精髓真不在技法,独在心机。


是为序。


马未都丁酉六月初四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