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诗 -- 吴声中国画艺术展

  • 展览时间:2017/11/12 — 2017/11/191099
  • 展览空间:浙江赛丽美术馆4F
查看更多详情


吴声先生是以"诗意画"驰名画坛的。"画是无声诗"。此"无声"就是彼"吴声"。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是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脱胎而来。后者是北宋苏东坡说唐人王维的诗画,都是千年以前的事了。在今天--这样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切都是"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一切都是高速向前争先恐后,一天,何止十万八千里。五年就是"一代"人,就有"代沟"。这千年之前的事,还有用吗。


但,吴声先生知道,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不易"的,是"一成不变"的,这才叫"根本"。这就是"初心"。所以,它是不能忘记的。"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就如中国画的核心技术--也是核心价值观的呈现,"用笔千古不易"。


连所谓的"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也是三千多年前商周汤王的《盘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经典名言,总是被所谓的"创新"者所曲解与误导。这句话是洗澡盆上的铭文。这里所谓的"新"是要洗去尘浊的污染,保持"本色",而"本色"永远是"新"的,是不变的"新"。"蒙尘"就"旧"了。


吴声先生知道,"诗意"是中国画的灵魂。画中必定要"有诗"。中国文化结构中的中国画,是由"诗书画印"共同构成的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在这里"诗"是第一位的,是"引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是"经"是"教",是精神的引领。中国是"诗国"。在中国,诗是"言志"的,"在心为志""志者,藏也""思虑为志"。而不是像西方那样是文学体裁分类中的一种。


"诗意"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理想境界。所以,它只能在"远方"。而"远方"只能在"宁静"之中才能到达--宁静致远。而在这个红尘万丈甚嚣尘上的世界上,哪有安得下"宁静"二字的地方。幸好我们还有"诗意画"--尽管也只是"画饼充饥",但总是聊胜于无。


现在,画"诗意画"的画家也不少,但是,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伪诗意画"。只是"诗配画",只是诗的"图解",用时下的说法是,诗的"绘本"。"诗意"并不是在画上题上一首诗。中国画独特的文化空间"诗书画印"里的"诗"也不是一定要在画中题上诗。它求的是画中的"诗意"。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王维的画,恰恰都是没有题诗的。但,照样诗意盎然。没有"诗意"的画,那怕题满了诗句,也依然索然无味。


吴声先生选在这里的画,有标明"诗意画"的,也有没标明的。但,一律"诗意盎然"。


中国画讲"画如其人"。"画中有诗"是画家心中有"诗"。画家本身就是诗人。


吴声先生是有诗人"相"的--温柔敦厚,诗教也。又极具"古意"--谦谦君子,与世无争而超然世外。


吴声先生的杭州同乡--清代诗坛领袖袁枚说过,"诗人"是一种人的"品质"--是一种人。你如果没有这种"品质",就是写了成千上万首诗,也不是"诗人"。你如果具有这种"品质",就是目不识丁,也是一个"诗人"。这种"品质"是与身俱来自然天授生而知之的。吴声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所以,随手写出皆为"诗意"。


是为序。


曹工化

丁酉重阳后一日钱塘葵巷大树巷之间是吾居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