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个展,不止六人”群展

  • 展览时间:2017/08/18 — 2017/10/18907
  • 展览空间:月湖时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一人一个展览,不止六个人


文/何鹏


自1969年哈罗得.塞曼策划展览《活在你的头脑中:当态度成为形式》之后,就出现了Great Exhibition (大型展览)的形式,就是将许多艺术家的作品组织起来,来阐述一个中心概念,也就是大家来做“一个展览”。当展览走入商业区的公共空间,我们开始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展览与公共空间、公众的关系。这次的展览,我们的六位艺术家,来自天南地北,我们事先不限定主题,唯要求艺术家用自己的作品独立完成一个展览的表达,然后再将几个展览组织成展,所以大家最终看到应该是一个Exhibition Garden(展览乐园)。


陈思维——《我的手机文学》


陈思维是近年崭露头角的新锐摄影人,本次展览的作品全部是iPhone手机拍摄。相机对于陈思维来说太具仪式感,而手机更随意,更自我,更有温度。就象随身的一个笔记本。粗颗粒的,是笔尖的划痕;模糊的,是情绪的描写;黑白的,是个性的笔调……思维在用手机在写作。有一种写给自己看的文学,是锁在抽届里的日记,被称为抽屉文学,思维的文学藏在手机里,叫手机文学。


邓新黎——《近看山有色》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中国传统水墨画喜欢拿知白守黑来说事,但真有几人可以真的掌握其中真义。邓新黎常年生活在国外,画的是油画,但作品里浸透的是中国文化。他并没有简单借用中式图式,而是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汇入其中,如其这套黑山石的作品,用黑色构建白色的空间,在黑里又用黑与白来描绘细节,无中生有,有处藏无尽。


侯中民——《横冲直撞》


侯中民自《叮铃哐当》系列作品之后,开始更自由地耍起来了,象一个顽童,作品更加趋向于趣味化,时尚化。投标枪的印地安人会让你忍不住要投出一枝,哈雷摩托会让人想跨上去,还有那随时会有人操起“哒哒哒”的机枪。这样的展,会让观众也象小孩子一样,有在展厅里横冲直撞的小小邪念。


李晟——《有戏》


李晟的作品风格是极具辩识度的,突显的场地环境,夸张的人物造形,艳丽的色彩,整个就是一出戏。背景是浓郁的地方戏,人物唱的是嘻哈,色彩是舞台剧,一看就“有戏”。其作品的嚣张得若无旁人、幽默得心痕牙痒,已是一种时尚,每读其作,耳边响起大筒(湖南的弦乐器)演奏的摇滚。


雷云瑞——《我本欢喜》


首先雷云瑞的作品工艺的极致是令人惊叹的。烧琉璃的人都知道,他那么巨大的琉璃作品烧出来要花费多么奢侈的人工与材料。而这奢华要展现的是极致简单、干净。其初心本意即简单欢喜,琉璃透明,线条处理得平滑而精简,无物为欢喜,无欲为欢喜,天真为欢喜,得之,欢喜。


韦少东——《坐在过去与未来》


韦少东作品乍看是工笔的骨骼,细看又是现代的肌肉,恰似流行音乐里的中国风。这次韦少东更是借传统的条屏,强化了作品的形式感,在条屏前摆放两把明代木椅,让观众阅读作品之后,可以坐于作品之前(或者说是之中),在今天,传统文化往往被误解,变成了一张皮,作者希望观众“看一看”还要“坐一坐”、“想一想”。


六个人,一人一个展,这样的形式不仅仅让艺术家充分表达,观众才是最重要的,你们参与进来,你也是展览的一部分,这个展,远远不止六个人。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