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与灵魂--张大力回顾展

  • 展览时间:2017/07/01 — 2017/10/08933
  • 展览空间:海牙贝尔登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张大力是一位集艺术、涂鸦、雕塑于一体的中国艺术家。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言论自由也滋生起来,张大力正是在这段时间成长起来的中国当代艺术家。此次回顾展是让荷兰的观众了解到中国社会最近发展的结果,同时也帮助我们思考发展中国家的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所有国际化问题。


在此次展览中,展出的作品包括《广场》、《民工》、《第二历史》、《人与兽》、《种族》、《一百个中国人》、《布朗运动》等。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艺术家首次在欧洲展出的19座用最精美汉白玉石料制作的中国平民雕塑,以及在展厅中央展示的用脚手架材料制作的独特大型装置。


在张大力三十余年的艺术创作中,他以装置、雕塑、行为、摄影、绘画等多媒介艺术方式展开对中国瞬息万变的环境的思考。


张大力是中国最早在街头实施涂鸦行为的当代艺术家,他的作品《对话》深刻的反映出中国城市化高速进程的矛盾。他试图让观者在他设置的场域中受到心灵的震动。用喷漆把自己的头像画在拆迁地的残垣断壁上,旁边时常标有(苏式冲锋枪)AK-47的字样,它对应着拆迁公司在各处墙面上画圈的“拆”字这一粗暴标记。有时,这些头型涂鸦还按轮廓从中间被掏空,拍下的照片可以从残墙洞口看到后面的新楼。拷问为营造新世界去拆除旧世界,难道旧时已经过去?还是时下更美好?


张大力尤其关心中国社会底层百姓的困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下半期,以及之后为了迎接2008年夏季奥运会,奋战于建筑工地上的3亿民工,辗转于城市之间,转战于工地之间。张大力试图赋予这些当代迁徙的苦役以他们本真的身份和面目。他先用模具塑造他们的身体和头,然后向公众展示排列成行的百人头像装置作品《一百个中国人》,和浮云般倒挂的全身石膏像装置作品《种族》,不加修饰地描摹出城市里最底层人群的生存状态。


《布朗运动》(Brownian movement) 微小粒子表现出的无规则运动。1827年英国植物学家R.布朗在花粉颗粒的水溶液中观察到花粉不停顿的永无规则运动。进一步实验证实,不仅花粉颗粒,其他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也表现出这种无规则运动,如悬浮在空气中的尘埃。后人就把这种微粒的运动称之为布朗运动。艺术家张大力运用这一原理,使用建筑工地充满铁锈的脚手架,创作了一个现实社会中真实的《布朗运动》。


张大力说道,工地是一个含糊的灰色领域。谁都能赚一点工资,但是无法摆脱穷因。因为工作是临时性的,工资低廉,楼房盖完后,工人们就要重新寻找工作,或者面对失业。脚手架是一种危险的,高耸入云但没有任何保护的现实。脚手架不仅是现实的存在,也象征着偶然、无规则、无法摆脱的精神桎梏。新的来了,传统的老房子被彻底的铲除。工地是城市化的战场也是房地产投机的领域。艺术家张大力使用这种表达方式,让人们窥见到中国社会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17年10月8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