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凤仪很擅长于将日常生活物件的平常性赋予另外一种审美意义,使其即保留了物品的朴实性,同时耐人寻味那隐藏在平面之后的物像。
周凤仪自幼成长在昆明,这个城市随手可用的自然素材是极丰富的,“落叶”系列最初的创作冲动就源于她出租房窗外肆意生长的树木,她直观地描绘和“还原”每一片真实的叶子,作一名“忠实”的记录者。
周凤仪画面的色彩来源于女性性格中最柔软的那部分,她用对粉黄蓝等明媚颜色的偏爱来构建画面的宁静与高雅,同时也更能体贴地关照自我的内心,这与她温和的性格也达成了高度的默契。
2016年研究生毕业后周凤仪短暂地居住在重庆,陌生城市嘈杂纷繁的生活节奏在某种意义上阻断了她想要抒发的某种冲动,她突然不知道要画什么了,于是去做各种尝试,浅淡无奇的画面背后其实有多次的反复琢磨,不断地打破原本清晰的形象,直到作品呈现出的画面“好看、真切”地打动她为止。
文/乔丽丹
艺术家自述:
在创作上,我用“不圆”来给自己做定义,在中国人的词海里,“不圆”可以有很多种说法解释,可以是不圆满、不周全、不完美、有缺憾的、简单的等等。而这些“不圆”的因素,没有那么端正肃穆的形式,但却是生活的点点滴滴,恰好点缀和弥补了多少乏味的生活,而这种“不圆”或许才是生活本来的样子。
而这跟我的创作也比较吻合和贴近,我一遍遍的把原本清晰可见的图形(所要描绘的物体),反复覆盖加深打磨,最终形成若隐若现的面貌,削弱了很多绘画的要素,试图保留住了它最原始的形态,同时根据自身的情感经验,给画面营造出内心最舒适的面貌。同以往传统的绘画形式相比较,画面是不完整的,甚至是不成立的,但这恰好是我最想保留住的绘画初心,因为这样的面貌反应的是真实的我,是我的生活和我的创作产物。
周凤仪简介:
1989年出生于昆明
2008-2012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士学位
2013- 2016 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当代意象绘画工作室,硕士学位
个展
2017 “不圆”,苔画廊,昆明
2016 “理性而奇幻”,TCG诺地卡画廊,昆明
展览
2016 “云南青年艺术家对话草间弥生展—奇幻の童趣”,袁晓岑美术馆,昆明
2016 “中国·南亚东南亚国际美术展”,云南省美术馆,昆明
2016 “衍变的语言”云南美术类院校研究生师生提名展,艾维美术馆,昆明
2016 《第三届五三青年艺术节—“零距离”艺术家小尺寸作品邀请展》,智库108,昆明
2016 昆明风景画学会青年画家美术作品展,文林美术馆,昆明
2015 “返扑求真师生写生展”,袁晓岑美术馆,昆明
2014 “青春”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优秀作品提名展,袁晓岑美术馆,昆明
获奖经历
2013 《病态系列》入编中国当代大学生艺术作品年鉴
2012 《初恋》入选首届大学生(广州)艺术博览会
2009 创意鹤庆 优秀作品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