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前言
文/刘佳
首届苏州国画院画家系列双个展暨圆融心象——冯豪山水画展、绿静春深——贾俊春工笔花鸟画展即将在苏州名城艺术馆开展,这标志着苏州国画院在打造自身艺术品牌和苏州新吴门系列艺术活动中又走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
苏州国画院近年在苏城的文化艺术建设中展开了一系列的重大艺术项目,其中作为长期艺术品牌建设的就有和中国美术家协会合作的“写意·苏州”中国画双年展、“溢彩苏州”中国画画苏州写生活动、高雅艺术进校园—“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中国画作品江苏高校巡展、苏州国画院年度院展。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项目都是在“走出去、请进来”的艺术方针下展开的,是在继承苏州强大悠久的艺术传统下,通过请进来的全国艺术名家进行深入的交流和研讨,最终目的和着眼点还是在强化自身的艺术造诣和平台建设,而苏州国画院画家系列双个展就是在自身修炼上下的苦功。
苏州国画院现有在职专职画家10位,其中山水、人物、花鸟各科都有老中青的布局,在原有的苏州吴门绘画风格体系中,不断有新的画风探索和艺术形式产生,这完全得益于新的人才引进和开放的艺术态度。一直以来苏州国画院集中展现的时间点都是安排在每年的院展,而对于每位艺术家进行全面性展示的个人展览没有有效的展开,只有画家自身进行的一些小型作品品鉴会性质的展览,无法全面反映整体的创作思考状态。苏州国画院正是基于这种考虑,准备每年进行一次苏州国画院画家双个展,打造一个新的国画院展览品牌,展示每位国画院画家的创作状态和艺术思考。
苏州国画院的未来发展其核心是画家人才的发展,人才的发展才会产生重大艺术作品的出现,丰富和强大苏州的艺术地位和艺术坐标。国画院一系列的重大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个核心展开的,无论是中国画双年展的请进来交流学习,还是溢彩苏州写生系列活动的举行,都在扩大苏州艺术影响力的同时,促使苏州国画院画家汲取着全国艺术名家的宝贵经验。艺术家对于自己艺术创作的思考往往是深入而持续的,但往往也是封闭式的,双个展是一个极好的交流和听取意见的机会,是艺术家开放创作思考,接纳宝贵建议的重要途径。双个展的举行,一方面是集中反映每位画家近几年的艺术探索和艺术成果,另一方面更是在总结这几年一系列“请进来”艺术交流对画院创作的影响。
“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画家系列双个展,正式成为苏州国画院的每年固定展览,成为国画院每位艺术家的重要展示平台,成为国画院重点打造的“走出去”艺术方针的艺术品牌,更是国画院艺术创作状态和创作成果展示的主要窗口,必将给国画院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也将给苏州“新吴门画派”发展带来新气象。
冯豪自序
圆融心象·冯豪山水画
--自序
我小时候喜欢满地涂鸦。最爱是水墨,喜欢它的灵动、氤氲和变幻,更着迷于宣纸的敏捷和水墨的自由放纵。泼墨挥洒,何必慷慨激昂之日;轻描淡写,却是春风得意之时。健笔如飞,从容涂抹,让激情润开情绪,融入思想,荡涤灵魂,心自逍遥,笔当纵横,统由色彩斑斓的生活升华交映出水墨世界的奇光异彩!
中国画非常讲究笔触的写意性,其中法门,玄之又玄,但就是可以这么说,中国画水墨的至高至境就是写意精神!
有人说,水墨是有灵性的,无论人物或风景,画里只是凝固了生命体验里的那一美妙瞬间……
数十年执着而又沉稳的创作实践和兼修并进的这些时日,我徜徉于中国画水墨山水作品的研习中,只是想去亲身触碰、体验和学习,想从经典传承冶炼中获得一点点意象和生机。现在亦可索性也归类于实验性水墨一类吧!而北国的豪放、大气、浑厚,与江南之典雅、精巧、秀逸自然是天作之合,从来就可以互渗互动,可以相得益彰的。这直接就导源了性情。技进乎道,神游八极,千头万绪,都是缘于个性、学识、修养。文人画笔墨就是在达到人格修炼之后的水墨写意境界。这是一种桃源意境:必然是“高怀见世理,和气得天真”。可以这么说,这些年来,我在水墨世界遨游,执意于细笔,顿悟在自然,师古擎宋元!
水墨画分明为深厚悠久中国文化所孕育、是一种中华民族最擅长的思维与艺术表现方式,从来就可以不受拘束地站在变与不变新的起点上,有着奔向更为审美和更为崭新境界的可能性。于是,传统水墨与现代水墨的互动折腾和交相辉映,当然地构成了当代水墨画坛的纷繁景观。
我们知道,唐以后随着王维和张璪的泼墨山水、荆浩和徐熙的笔墨构成、董源和米芾的图式趣味相继成为中国绘画史的主角,水墨画时代的帷幕这时才真正被拉开……有趣的现象是,中国的绘画非常具有文化的特质,水墨画家往往与文人画家相重合,水墨画史其实就是一部文人画史。特别是宋元之后,文人艺术家居于主流地位。写得山川,抒发性情,追求高妙的艺术境界,从元四家、董其昌、徐渭、四王、四僧、扬州八怪,直到吴昌硕和黄宾虹,都以这种文人画家的高度素养支撑着水墨画艺术的最高成就。画品的人格化、画艺的人本化、画家的文人化过程,就是这样将水墨画冶炼成一种融汇诗书画印,涵泳情怀、讲究形式趣味的精英艺术,并在民间彩绘、宫廷院体等诸多绘画形态的映衬下,代表着中华民族绘画的最大特性和最高水平。
春风十里,满心欢喜,在我看来,画画就是一件最开心的事,心态很重要,笔墨很重要,感觉也很重要。意境和境界则可慢慢体悟与研究……
厚德载物,万象聚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就是要创造艺术在当代的形式,要从传统的土壤中顽强地生长出来,同时要有自我的个性创造,中国画的笔墨写意体系要有一种变现重组的力量。要使出每个画家的洪荒之力,接地气,通人脉,因此,在传承的同时,“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于创新的当下,也须纵横捭阖,开合有度,深入之际之时,首先要确立一种审美自信。
冯 豪
2017年4月于苏州听枫园
艺术家简介:
冯 豪,1955年生,江苏苏州人。1986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苏州国画院专职画家。
擅长山水、人物画,亦擅文论。曾获2010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最高奖,江苏省首届“傅抱石奖”,首届“文华美术奖”,首届“江苏美术奖”。作品入选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览。
出版有《名家名画——冯豪山水人物作品》,《新吴门画派苏州国画院作品集·冯豪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