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丁小真个展

  • 展览时间:2017/04/24 — 2017/06/26752
  • 展览空间:秋水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秋水空间将于2017年4月23日推出艺术家丁小真个展  ——“渺”。“渺”,若有若无,渺茫无际,丁小真用一种虚渺的水墨画面实践了梅洛·庞蒂的“可见与不可见”的理念,也彰显了其水墨视觉的感受力和图像观看的知觉维度。展览将展出艺术家“看山”和“航”两个系列的绘画作品,以及“航”系列最新创作的几幅水墨作品,此系列是艺术家从2006年的深水作品陆续进行的创作,呈现了海面、水面的渺茫感。所谓的山苍苍,水茫茫,“四际渺弥,与墨影相发挥。”


风景是丁小真水墨创作的图式,亦是其语言修辞。从风景而非山水入手,在山水图式上对传统进行当下的转换是丁小真艺术语言的一个独特笔法。在这些系列创作中,灰色、虚薄、平面性这些视觉表征不仅构成了丁小真绘画作品的视觉语法,也建构了她不同于传统中国画的创作趣味和视觉图式,成就了她独特的水墨语言和方法论。很多人喜欢从禅的方式或者以丁小真亲近佛学的现象解读她的作品,这或许是其画面潜在的精神表象,或者说精神性是她水墨语言的心理语言,和她的方法论语言相依相存,隐现在她的画面中,是一种无暇的遮蔽,也是一种显像的敞开,使其绘画更加简约,更为朴素。


丁小真致力于通过研究性的工作方法发掘传统技法、材质与现代范式的内在潜能,通过山林与水际这一不断演化的视觉母题,从而介入中国传统绘画的“现代性”论题。除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观念在她创作实践中作为一种革新中国画的理念外,宋元山水和摄影的形式构形在丁小真的思考脉络中留有印记,前者在技法和气质的各个层面上,宋元绘画的空濛和萧瑟给了她厚重滋养的同时,她打破了传统国画注重皴法和临摹的范式,而是尽量挖掘绘画材料的极限,她以没骨式的手法经营出“洗刷”的视觉质感,她在消解传统的同时,又重构了一种水墨语言的当代范式;和其他艺术家将摄影作为一种创作语言不同,丁小真将摄影的取景作为自己的图像素材,将拍摄的风景素材进行剪辑、裁切,留下“入画”的图景进行创作,她说“相机的镜头就像我的取景框,从摄影的照片里选取我要画的画面”,  对自己水墨画的空间结构、造型方式等作了图像上的整体概括。如果说宋元绘画给了丁小真技法和艺术气质上的滋养的话,而对摄影元素的巧妙引入,创造性地赋予了水墨以新的文化属性和更加现代的表达方式,形成了她对水墨的自我认知。


丁小真的绘画作品,水墨语言极其节制,试图用不断的“减”来简化和提炼艺术创作。十几年前,如果说花卉给了她最初进入创作思考上的密码的话,从“看山”系列中则形成了其鲜明的个人水墨语言,丁小真注重画面的感受力和视觉的把握,她在墨迹的现代书写和写生观念的反复回望中,在墨色和彩墨的交迭创作中,实践着她视觉和信仰上微妙的墨迹游弋,观看丁小真的作品总是能够令观者进入某种深层的感官与冥想境界,所谓的山苍苍,水茫茫,“四际渺弥,与墨影相发挥。”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