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品将对图像与时间关系的反思作为绘画主要关注的问题。
使用一系列最基本的材料, 将画稿/蓝图的概念理解为对创作完成化的一种抵抗,把画稿/蓝图本身作为本体的,最纯粹的目的,展现的是个人体系化的各种绘画,碎片,以及摄影成像的收集,发生和呈现。
不同视觉领域例如现代主义电影,早期摄影,和东方书籍装裱中具体化而来的意识空间构成了作品物质上的隐喻,而同时,坐落在一个具有建筑意识的排列与集合中。
视觉语言上的正像与反像的互译构成并叙述了图像间抽象与具象的关系。
空间中的墙,地上的搁板,恰恰强调了它们作为这些微妙排列中一种建筑载体的存在。
当代艺术环境对作品论述题材的依赖性,作品文字化的急迫性,以及作品形式上数字化的同步与盲从,急需一种反思。在当前趋于饱和选择的时刻下,展览对感官体验提出了间接的疑问。
此次展览的作品围绕一系列片段化的匿名景象,试图在纸上定义绘画,也是对萨特《恶心》中的“恩典时刻”的一种重新注视。
邓咏燊
上一篇: 知者践于行 -- 萧玉磊从艺六十年中国画作品回顾展
下一篇: 屏幕景观与后数字身体--刘野夫个人项目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