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观澜:第三届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

  • 展览时间:2016/12/30 — 2017/01/20750
  • 展览空间: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
查看更多详情

共享的价值


冀少峰


“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它以一种开放的视野和原创的品格不仅愈来愈呈现出一种文化气象,更有着一种后合作时代的表征而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首先,这是一种跨界生成的知识生产


虽然“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是以版画的名义在进行一种学术探讨和知识共享,但展览的意义显然已远远超越了展览本身。它不仅仅是观澜版画创意园和湖北美术学院的一种联结纽带,更通过这个展览把东方与西方、本土与全球、传统与现代、历史与未来,有效地交织在一起。它所引发的问题也远远超越了单一的媒材所传达出的意义。如果说前两届的“大江-观澜”着重对于版种、版性及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所遭遇的诸般困境进行探讨的话,那么本届展览更注重面向未来,更注重人类未来生存境遇的发展。因而,本届展览更注重从区域局部问题转向对人类未来生存境遇的思考。


其次,这是一个艺术的实验场。


观澜以其版画创作基地而闻名,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版画家都曾驻足于此或在此拥有工作室,因而版画的前沿思考、智性表达也往往聚焦于此,其传播的速度与方式也很值得深思。由于信息的快捷传播与流通,也导致拥有观澜也就拥有了信息知识的优先权。而湖北美术学院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教学一直是其主要职责。而其美术馆则是为教学,亦或说是为教师、学生提供跨学科、跨媒介的艺术经验和新的思想,它构成了学院空间与社会空间,教师与学生多维碰撞的思想交流的平台,它引导学生能够不断挑战专业的限制与藩篱。可以说,美术学院的教师、学生可以直接体验美术馆的实践,在美术馆实践中,各种思想在此交融、汇聚、生成,文化的敏感性也导致那些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也往往产生在这里。同时,他们以一种重建知识大学的勇气在对抗不确定的未来。


三、后合作时代的表征


“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之所以引起学界关注,也源于在展览的背后,涌动着的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后合作时代的知识共享与价值共赢。观澜版画创意园不间断地挖掘出一个又一个在版画艺术领域深耕的艺术原创者,湖北美术学院不间断提供美术馆的知识服务和源自美院版画系的原创动力及美术学院的合作方,诸如校外的批评家、策展人、美术馆馆长、媒体等,不同领域的合作,带来的是一种动力,更是一种在艺术的实践性和丰富性上的完美结合。恰恰是来自不同领域、不同机构、不同行业的共同努力,助推并为“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注入了一股股清新的活力。


四、学院美术馆的力量


在当代艺术的发展进程中,美术学院不仅仅是当代艺术知识生产链中的重要一环,而学院的美术馆亦是沟通教师、学生、学院、社会、观澜的一座桥梁。它为学生、教师、艺术家确立了一种价值规范和评判体系,同时引导学生、教师不断触及这种价值体系,挑战价值体系,鼓励质疑权威,适宜批评性质询。因而学院美术馆不仅提供了本次展览价值体系的理想环境,而且学院美术馆不间断地通过展览、论坛、双年展、毕业生展、昙华林奖学金、文化部全国美术馆馆藏精品展出季,而不断发出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声音,讲出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故事,彰显出了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的自信,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愈来愈走向了广阔的公共空间。


“大江-观澜——昙华林国际版画邀请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一次展览实践,更是一种源于社会发展进程中的知识生产的动力和思想汇聚、知识的共享、价值的共享,带来的则是一种共赢的未来。


2016.12.8下午17:35


于东湖三官殿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