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我们做过的展览

  • 展览时间:2016/11/25 — 2017/02/01795
  • 展览空间:佘山当代艺术中心
查看更多详情

11月的上海,是当代艺术活动最蓬勃活跃的金秋,佘山当代艺术中心与ARTZHOU展览服务团队共同携手50位当代艺术家,在3000平米的展览空间内,为观众共同呈现一场上海当代艺术的饕餮盛宴。本次展览将延续2015年在Art Zhou艺术空间“这些年,我们做过的展览”的策展理念,以Art Zhou的展览服务为纽带,联合20家各类画廊及艺术机构,甄选出近百件各类材质的作品,囊括自十九世纪现代艺术以来的各个流派。


近些年来


这些年,各种当代艺术机构在上海的活动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发展犹如星罗棋布,如由M50艺术园区,发展出西岸滨江艺术区,松江文化产业园等艺术园比较活跃的地区。除此之外,;这些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也逐渐发展出ART021、西岸艺博会等多家鼎力;这些年,艺术家从之前的“北漂”变成了现在的“海漂”;这些年,艺术场馆从公立变为私立艺术馆盛行;这些年,越来越多的艺术展以“大师展”、“特展”的形式引入中国。11月的上海还有西岸艺术博览会,第11届上海双年展及其他各大场馆响应艺术季的特展项目。在各种艺术季,特展展览,艺术园区繁荣的同时,给为运输物流,艺术品仓储,布展搭建,艺术品保险等配套服务商带来了有利的孕育了契机。


Art Zhou(上海客喜艺术品展览服务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至今,逐步形成了以专业的艺术品物流运输为基础,辅以提供布展搭建,艺术品仓储、保险等全方位的艺术品配套服务。在这11年里,Art Zhou作为艺术品服务机构,几乎接触到了所有与艺术品有关的呈现业态与展览形式:美术馆,、画廊、,拍卖行、,基金会、,艺术家工作室、,私人藏家……他们目睹了看到过作品从艺术家工作室出品时的最原始的状态,他们亦经历过不眠不休的在展厅布展直到展览到最终呈现的过程,他们感受到的是雇主对服务品质的信任最直观地感受到这些年上海艺术圈的蓬勃发展。


经过长达11年的“沉淀”与“历练”,他们所看到目睹的,所经历的,所感受的,逐渐形成了检验当代艺术的一个全新的标准拼贴出上海当代艺术的全貌。::“这些年,我们做过的展览”从服务商的视角甄选出了50位艺术家的近尽百件作品,作品来自于20家不同的画廊、藏家、基金会等机构,涵盖了油画,雕塑,综合材料,版画,装置,纸本设色,影像等多种创作媒材。


乍一看,这些作品是无序的,没有在所谓的“策展理念”下组织在一起,但却以群展的形式,呈现出上海近年来当代艺术的业态:架上绘画仍是主流,在参展的作品中半数以上是架上作品,但架上的材质却不仅限于油画,毛毡、粉彩及其他综合材料逐渐成为替代品,画面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海派文化依然影响深远,本次展览中吴大羽、吴冠中的作品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代表,同时也是海派文化的起源;装置及公共艺术作为新兴艺术的力量逐渐崛起,徐渠、何岸的装置作品以“平民化”的形式走入观众的日常;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受到关注,本次展览除了邀请到周春芽、张恩利、薛松等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外,还邀请到了张鼎、廖国核、郑焕等近来热议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更佳注重公共艺术与观众互动,汪天鑫的“城堡”,马大哈艺术团体的“霓虹灯”在展厅及展厅外的公共区域,为观众提供不同于一般展览的互动体验。


历史上的美术思潮及艺术流派无一不是在“联合”中诞生的,无论是十九世纪末人们所熟知的梵高、塞尚、高更等组成的“后印象派”,抑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流行理查德?汉密尔顿、安迪?沃霍尔、罗伯特?劳森伯格等形成的“波普艺术”,都是在展览的“联合”中诞生的。乍一看,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是无序的,在没有所谓艺术机构的“策展理念”下组织在一起,却以展览从艺术服务商的视角,联合呈现出上海近年来当代艺术的业态:架上绘画仍是主流,在参展的作品中半数以上是架上作品,但画面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材质不仅限于油画,毛毡、粉彩及其他综合材料逐渐成为替代品;海派文化依然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本次展览中吴大羽、吴冠中的作品是海派文化的起源,更是中国现代艺术的代表;装置及公共艺术作为新兴艺术的力量逐渐崛起,徐渠、何岸的装置作品以“平民化”的形式走入观众的日常;越来越多的艺术家作品在艺术市场上受到关注,本次展览除了邀请到周春芽、张恩利、薛松等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外,还邀请到了张鼎、廖国核、高入云郑焕等近来热议的艺术家的作品;展览更加注重公共艺术与观众互动,汪天鑫、黄淞浩、雷童共同策划的大型公共艺术项目的“城堡”,马大哈艺术团体的“霓虹灯”在展厅及展厅外的公共区域,为观众提供不同于一般展览的互动体验……。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正是这种多样化与各式艺术风格的杂糅,创造了上海当代艺术的繁荣。这些年,我们做过的不仅是展览,更是当代艺术的“联合”与“跨界”,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与“发展”。正如佘山当代艺术中心所秉承的“跨界交流”的核心价值,以其独特的的空间打破传统的专业界限,从而激发出更多创造的灵感与创造力。


本次展览以Art Zhou的展览服务为纽带,联合了各类艺术家,各种艺术作品,各家画廊机构,各方艺术流派,在佘山当代艺术中心3000平米的展览空间内,为大家最终呈现出的是一个完整的上海当代艺术样貌。在此延续2015年在Art Zhou艺术仓库所做的“这些年,我们做过的展览”同名展


“形器不存,方寸海纳。”海派文化与移民文化的碰撞交融,文化相关产业间的“跨界交流”…正是在上海这座“魔都”才能够创造出独一无二的“联合”文化,即本土文化与外来移民文化的交融,让更多与文化相关的“跨界交流”在这里发生,从而激发出更多的创造灵感与产业模式。这些年,我们做过的不仅是展览,更而是当代艺术的“联合”与“跨界”,文化创意产业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策展人 -- 于佳婕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