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策展人罗锦华策划、段君和姜永平担任学术支持的“时光履痕——廖真武作品展”将于11月26日在中国798艺术区先声画廊隆重拉开帷幕。
先后就读于四川教育学院和中央美术学院的廖真武,是一个勤劳多产的艺术家。他早期作品大多为水彩画,他的水彩用笔潇洒生动、色彩饱满丰富、色调淡雅清新。自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研修班结业后,廖真武留在北京发展并成为一名职业艺术家,他的画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延续了水彩的独特韵味,近十年的作品中充分体现出他水彩造型的深厚功底。从《摩托车系列》《时代标签》《见证系列》《冥之物语系列》《恶之花系列》《时空物色系列》《变迁系列》到近期的纸本《秀色系列》作品,无不渗透出他在艺术上的才情。此次展览正是展出廖真武2016年的“秀色”系列作品。
他的勤奋保证了他创作的延续性。置身其中,体会作品简洁中注重细部的刻画,潇洒、流动的笔触中有严谨、生动的造型,在朦胧的氛围中有女人优美的形体,在深沉微妙的色调中有飘逸的旋律。女人们似乎总是处于欲望的极端与虚无的极端之间,水性的特质注定了她们游走不定或者无所事事。作者希冀用一种更为细腻的面貌打动观众。
据悉,此次展览将持续到12月5日。由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省美学学会、湖北省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湖北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承办的“见素抱朴——周益民作品展”将于2016年12月3日在湖北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昌美术馆)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周益民教授的书画作品共110件。
周益民教授长期从事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但其与书画结缘并非偶然。周益民出身书香之家,幼年受毕业于中原大学文艺学院(中南美专)的舅舅影响而亲近美术,稍长得以师从武昌美专教授赵合俦学画,开始临摹《芥子园画谱》、《华山庙碑》、颜、柳书法,从此开始传统书画的启蒙,他自幼成长生活于昙华林,这里美术氛围浓厚、名家汇集,无疑对学画是极好的滋养。随着时代的洪流,周益民经历上山下乡,在广阔天地经受锻炼,后留学日本学习园林艺术,师从汤麟先生攻读外国美术史研究生,留校后一路仕途,担任教职的同时也承担管理职务,一直没有时间全心于绘画创作。但正如他所感悟的:“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其艺术感悟和人生经历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所历愈困,所悟愈深,而其心愈善,用情愈真,言愈简,意愈赅。表现在创作上,画面往往更简淡素雅、飘逸冲和。”周益民丰富的人生历练和广泛的艺术涉猎与研究,在兜兜转转几十年后都成为丰厚的积淀与素养,释放在笔晕墨章之中。
周益民多年的美学与史论研究,亦使他对书画史及创作规律、形式美有了更高的认识,这使得他进行书画创作有了更高的艺术品位,对书画形式美的认识也更为深刻,由此,周益民亲身实践了书、画、论的有效统一。
“见素抱朴——周益民作品展”以周益民近年来的书画作品为主,而创作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作品的同场展出,则有效拉开了展览叙事的时间维度,亦邀请观者用心品读时间线索与意义背后艺术家“见素抱朴、道法自然”的生活态度。
据悉,展览将与“2016年湖北省美学学会年会”(周益民亦将作为湖北省美学学会常务理事出席会议)同期在湖北美术学院开幕。届时,清华大学教授、博导陈池瑜,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导罗世平,浙江大学教授、博导沈语冰,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导王端廷,武汉大学教授、博导刘纲纪、邹元江、彭富春,湖北美术学院院长、博导徐勇民等省内外专家、学者将出席展览的开幕仪式,并就美学研究者周益民的创作个案展开交流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