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在长虹兄展览前
去长虹画室时,天还下着小雨。淅沥的雨把小区洗得干净和静谧有如他画里一般的气氛。新看的这些画是为他自己的个展准备的。除有几张带人物的风景外,多数是尺寸不一的稍大风景画。这些画就是我曾说过的他住家与画室之间一段路的基本景观。有几张他可能是参照了一些照片画出的。如黄色的沙滩海景,几张人物姿态,但象留在人形上的外廓光斑,严整的树形与远处隐约的斜柱桥以及透过窗子闪烁跳动的对面窗格,肯定是大脑中天然的诗意以及神秘的气息帮助自己的手画出的。没错,这正是我还没有说清楚的那部分感受。
可能连同我在内,很多画家画出的风景总像是缺了一点什么。到底缺了什么呢?如今这个答案清楚了,就是一点灵魂,那点品质,虚无一点说,或是“灵性”“神性”类的模糊总称。亲临画面,特别是被“吃”在长虹所画的风景里,这次我觉得读出了他身上和画面中迷散出的神性。从屋里看风景共有四张。构图差别不大,但从屋内与窗外的明度对比还是比较明显。还有那藏在暗处的和窗外斑底下的色彩,像是看到画家内心与外界的解读。我们应该承认,人类是有缺陷的。深邃的重色想环绕在身边的丑恶、欲壑难填和骗子帮凶盖过善良。光芒普照哪怕只有窗子般的大小的爱抚也足够深刻表明宏尘乱象永远与内心的神性相对了。驱散它只求把躲藏在每个心理的豪光发扬光大。诗性般的画室憧爱这种不受时空限制的“结构”着迷于光晕和拖拽的阴影,最终让悲悯的大爱融化自己。
长虹喜爱画家“德加”与雕塑家“罗丹”。在较早的一个画展里,有几幅感受到“罗丹”作品影响的素描。他不掩饰对罗丹的学习以及从中获取的严谨与激情。如今在稍大的风景作品里这种严谨与激情,不再流于表面,它们统统被光里在“形”与“色”之下,旧隐在画面内在结构中。导致了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年龄?经历?还是与身俱来的脱俗情怀?当把这些理由加在一起得出结论是,我又想到了“神性”,那种超自然的力和被其牵引的意志。有许多风景都没有画人,长虹把我们挡在画外,让精神空洞,不知所措的人们慌在景外自我堕落。长虹曾用疑惑去看罗丹的“加叶义民”评价雕塑家“达卢”的头部,如今这些品赏和学习大概都滑入了他的潜意识里,而精神性与激情却洋溢在所画的每棵松树,房屋与道口之中。我在想我们到底是应该开发每个人自己身上的神性并把它们投射到物体纸上还是让神与物游之间碰撞出更多的火花从而不断地获取自由呢?“德加”在长虹的精神里是必不可少的。长虹喜欢画色粉可能来源于他,长虹后来发展为多层色粉或与油画棒和炭条等等手段混合运用。“德加”晚期画的一些浴女、舞蹈甚至片断的构图,大片的补色关系和色层串混的方法,长虹从中吸取了不少营养。他说过一段很精彩的话,“只有补齐了自己性格的知识,才是真知识,否则它只是常识”。德加的混色与长虹的光晕产生了相似性但我想说的是,长虹的画守住了“神性”的光芒,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在每个物种之中,如果你能想象,他就会左右土壤和文化里的邪恶。长虹不是理想主义者。常让我感到肩负一般人没有的历史和命运的负担。打破宿命,张扬每个生命里“神性”的意义,则造成了他内心里的无穷矛盾与纠缠,它们会变成动力,推着他把“神性”安放在现实的空间中,我在提醒自己注意那些云里和树丛总藏着那么多的不安、隐晦,难言的地方。
在一些稍实的画里,我曾感到了一些片断和叙事的影子,有些感受我已说过,现在我想补充一些文字的是,这里还有流露的“神性”以及内心主人的加强。没错,“中北镇”成就了他的内心“家园”。他在这个“家园“过活,吸收哪里的空气,雨滴,摆动的树梢,蜂巢一般的房子,敬畏普照的阳光……看完他的画作,我走回他的画过的小桥,树木,街道和房屋,浮起不曾有过的情感。日复一日,人人都观的景象确实画出不一样的画来。刹那间感到长虹的画带给我的启示,去开发你心中的神吧!
孔千 2016.10.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