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
当代艺术,范福安的作品反映出中国漆艺发展的多元性,在构图营造、语言纯化、意境生成等方面更接近于绘画而不是工艺,他宽松自由的创作心态,大胆多样的绘画语言,带来了敏感多样的艺术表现。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快、重效率,人们在享受前所未有的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各式各样的困扰,范福安漆艺作品那种亲切而又温暖、质朴而又醇厚的视觉感受,恰恰迎合了现代人在感情上、心理上的需要与慰藉。范福安的漆艺之作,具有音乐的抒情性和诗歌的感染力,值得观者静静用心领会。
一副好的漆画应该是漆的个性与绘画共性的完美结合。作为漆画艺术形式的现代中国漆画,它的艺术语言表现与媒材和工具是相关联的。只有将工艺性和绘画性完美的结合,才能真正达到漆画之美的意境;只有漆与画的统一,技术与艺术的融合,方能显现漆画的内心与灵魂,意境之美映衬着漆画的灵魂。
范福安积数十年对艺术的热爱,一直默默抒写着他的漆彩人生,他的现代漆画洋溢着新意,亦蕴含着中国传统漆艺的悠久历史,是根于乡土中国的民族艺术,是具有时代意识的。
文化部恭王府管理中心主任 孙旭光
展览介绍: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经过六七千年的继承与创新,漆艺逐渐由生活用具发展成实用与审美兼具的传统艺术。髹漆之器,坚实轻便、实用美观、耐热耐酸、抗潮防腐,且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小到饰物食盒、大到屏风家具,均能体现漆工艺的实用与审美兼备的特点。徽州漆器,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中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宋嵌”,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这时期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
范福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州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将中国传统漆艺与油画技法相结合,作品唯美含蓄、媚而不俗,弘扬了正确的审美观,传递了正能量。其作品被丹麦王室永久珍藏,亦被国内外收藏家爱好者广泛赞誉与收藏。此次他将携数十件漆艺作品在烟台美术博物馆举办个展“2016范福安师生徽州漆艺巡回展”,将他在漆彩人生中的领悟透过漆言漆语传达给你,让漆艺“重回百姓家”,让漆艺与当下艺术相结合,碰撞出具有时代意义的民族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