衔来的童话 - - 刘喜成儿童文学作品展暨故事分享会

  • 展览时间:2016/09/03 — 2016/10/30811
  • 展览空间:青岛文学馆
查看更多详情

童话在生活里


在童话世界里,阳光会穿过窗户舞蹈、苹果树的树枝会穿着春天的裙子旋转,飞扬的白雪和刺人的寒风能装扮成城堡宫殿、叽叽喳喳的动物还能说会道,那些装点世间的万物都走了进来,一切我们能够想象得到的都是有生命的。


很多精彩的画面,只有在童话里才能找到,而这些画面给儿童留下的记忆则令他们长久地欢喜着。在这些美好的童话里,孩子们不仅找到了快乐,还寻找到了存在的法则,以及每个人即将填补完成的那个角色的意义所在。


丰富而厚重的童话里满溢真善美,而讲童话的人眼中则有着关于人性的最真实。


2011年,在青岛文学馆还没有搬入现址之前,做过一场《不老的“童话”——青岛儿童文学的创作与源流》文献回顾展。展览梳理了青岛儿童文学创作半个世纪以来的发展脉络,梳理出了一个青岛人曾经十分熟悉而如今已有些陌生了的——“家门口的童话世界”。


作为“不老的童话”的策展人,青岛文学馆馆长臧杰认为不老二字有着双重含义,“一方面,希望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的创作精神不老,童心不老;另一方面,他们留下的文学作品是不受时间限制的,好故事都是永恒的,经久不衰的。”


在这个童话世界里,刘饶民、邱勋、孙华文、孙震、王玉、阎振中、朱晋杰、刘喜成都已是爷爷级作家,他们从上世纪50年代起到今天,一直在用语言、爱和心为孩子们建构一个永远不会老、也不能老去的世界:真善美的世界。


刘喜成在那场展览中是最年轻的一位,时年65岁。五年过后,刘喜成也已迈入了古稀之年。


作为青岛本土儿童文学作家,刘喜成埋头儿童文学近四十年。他在百余家报刊(包括台湾和香港地区)发表以童话为主的作品1000余篇次,出版个人专集和单行本20余种,创作电视短剧和动画片100余部,成为国内高产的儿童文学作家之一。


2001年、2003年,青岛市几家报纸曾报道了“刘喜成的作品入选2000年中国年度最佳儿童文学”和“刘喜成的童话集《十二只小老鼠》荣获‘冰心儿童图书奖’”的消息。对青岛而言,这两项殊荣此前绝无仅有。


对刘喜成而言,近四十年的童话造梦工作,就如同燕子筑巢一般。从第一部作品《鸟王的盛会》开始,刘喜成衔食筑巢、孜孜不倦,为青岛本土少年筑起了一个童话的世界。就像臧杰说的那样,“希望老作家信奉的文学理想不要老去,希望他们曾经经历的大海、小草、梨树、院子等活生生的自然都不要老去。”


曾经的繁盛,已如薪火。在当下青岛儿童文学领域,朱自强、徐妍超拔的研究视阈,高葵葵、于潇湉不竭的创作探索,精彩纷呈。


青岛本土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老一辈儿童文学作家与新一代儿童文学作家在创作方面的异同性,以及青岛本土儿童文学作品与经典作品之间的距离……这些都是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去探究与思考的问题。


儿童的文学和童话不被扔在童年围墙的外面,那么童年的围墙里就满空奇异、遍地有诗,他们通往外面的路上也会满心晴朗、遍地热情。


这很像愿望,但它肯定会是真实。这也是童话,但这个童话在生活里。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