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 -- 沈莘个展

  • 展览时间:2016/09/25 — 2016/10/241135
  • 展览空间:剩余空间
查看更多详情

我的创作以影像为主要呈现方式。我的实践关乎艺术家的社会性地位。近来,我着重探索对科技、评判、权力与道德的重塑和运用。我对诸如:在美学与经济范畴中对少数民族的他者化,电影空间中与同理心相关的功能性,新科技中说教主义的生产力等议题保有兴趣。我的作品试图反射全球化之流动性,并融入危机时代中不同背景下的个体实践,不论危机是政治的抑或精神的。我还对积极的包容性,高度警觉,及将主体化为相关的、不可被代表的、难于消化领会的其他表达感兴趣。我认为,面向包括当代艺术在内的所有领域,当人们意欲解构不公正的支配体系时,必然面临着这样一种挑战:对建构更多元化的支配体系的欲望的抵制。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在于:我的实践和作品可被视为工具。出于互联性的必要性与需要,我将它们创作出来,希望它们能够成为容纳、维持交流与识别的脆弱性的系统。


《巨人的肩膀》通过动画、表演和投影的方式对会议的模式进行挪用与拓展。受邀与会的讲者们在讲说、讨论与回答的过程中将启动《山海经》中的各式生灵,以实时动画显现会议场景。此活动旨在探究艺术家、理论家及批评家用以应对权力机制——日常政治中固有的压迫与审查、监视与处罚,以及失业与异化劳动时所采取的策略,以此强调在权利增殖、展开、波动和削减中漂浮着的诸多欲望,并显现其在物质及心理层面上的影响。它将理论和艺术的实践定位为行动的落实,从而观察每个实践者的性格倾向如何被挪用于多种模式中用以生产出主体性,交流变化,并形成巩固性。此活动将考虑如此定位所牵涉的意义、通过所发生之事并按照其发生来为权利关系重新定向和重新组织,以及这样的策略如何超越感知局限的潜在性。


《付出式批评》是一部探讨酷儿美学的影像声音装置作品。影像穿插临时工之间的亲密友谊,艺术家与朋友在葡萄牙旅行时记录的片段,动物之间的暴力互动等零碎的图片。影片引用三岛由纪夫作品《金阁寺》的词段,并由一个虚拟的电脑合成声音歌手-奥利弗,唱出所有的文字。作品希望通过零碎的图像和虚拟的人物,能使用酷儿美学在社会阶层、劳动力、死亡、生物、政治、欲望之间构造新的联系和认知体系。作品意在提议重新使用和观看酷儿美学,将酷儿美学转化成能够成为桥梁式的批评方式,使其能够号召人们观念的聚集和语言的共享。作品还包括了影像截帧、奥利弗动画、文字等形式。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