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 -- 繪畫作品展

  • 展览时间:2016/09/13 — 2016/09/301169
  • 展览空间:翠荷堂
查看更多详情

去,把存在者经验为存在着的,这就意味着我们不仅仅只看见了树、森林,还看见了摇晃和飘落的树叶。


——桑建新


万事万物的发生与不发生都是必然。对于本次参展的9名湖北美术学院的师生来说——同生活在一个语境下,来自五湖四海,而建立起了相互珍贵而不可替代的关系,这也是一种自动的巧合。或者用荣格的话来说,叫做深刻的同时性,也即命运。


万事万物在同一时间流中并行着,看着不同个体面对同一周遭的反应,是很有趣的,正如拥有许多相似点的一代人,其作品却不尽相同。然而当我们给每个个体特写镜头时,能够发现他们共有的现时内在性,这是一种体现在当下,反映了每个个体过去及现在的意识流。所谓同气相求,同类相动,这几个熟识对方的同门因为无法言说的缘由走到一起,并在朝夕相处中沾染了各自的气质,你很容易发现,他们的绘画中不甚讲究所谓题材、表现手法等等;他们在一笔一笔中,探寻让“真理自行设置入画面”的沉醉状态。这就是他们的追求。看似愚蠢,与时潮脱节,确是一条走得通的道路。他们选择,或者被选择了这条路,与他们相遇的缘由暗暗契合:气类相同,则相感通。伙伴如此,道路亦此。


此次《同时》绘画作品展,是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A3艺术计划的系列学术活动之一,也是与香港翠荷堂艺术中心“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理念的碰撞之约。展出的是在桑建新教授教学理念指导下的作品,更是如蒙太奇画面一般的同一语境下平行的个性与追求。


艺术家寄语


李琳:画画就是每一笔都不能偷懒,每个细胞都不能偷懒。可能会有人说我“拙” ,但我很喜欢这个字,这个字不是笨,而是“真”。


楚天怡:“出生于90年代卡通动画伴随着成长,无数卡通形象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之后在我的绘画创作中将人物形象进行卡通化成为我风格的一个特点,这里面不仅有着对卡通形象的喜爱,还是我个人内在和画面人物形象的契合。画中的主角都是成人,而人物的幼稚化,卡通化,却又有着“大人”的想法,情感,在从成人到儿童,界限真的有那么明显吗?


许晓玉:风景就是风景,生活就是生活。光影和色彩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形态的边缘也随之在不断变化。我不求去捕捉相机般某瞬间的画面;我要描绘心中对时间的整体印象与心动,前行在内心精神需求的道路上。


王君夏:其实对于创作方向和手法,我一直在摸索中,目前集中表现自己的生活,包括周遭人事物,情绪,身体感觉等等。因为这些是我所有,是我感受最深的东西。我比较关注画画这件事本身,因为画以及与创作相关的事件,有构成连续不间断的生活。我很喜欢这种过程,就像拍一部自导自演的电影。


郭安琪:也没啥,就是挺焦虑的。


杨茗皓:我比较喜欢鲜亮一点的颜色,这代表了一种自然,一种积极向上的感觉。我喜欢用平面的方式去创作作品。但平面并不代表简单;用这种平面的感觉让人有种沉静的心境。


张莛维:回归绘画,回归写生,寻找写生艺术与当今时代共鸣的可能性。


丰锐:好的绘画作品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而是取决于艺术家对所描绘对象的认识深度与敏感程度。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