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百姓说“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文人曰“斯文有传,学者有师”,“师道既尊,学风自善”;贤明君主有共识:“国将兴,必贵师而尊傅。贵师而尊傅,则法度存。”“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可见老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积极作用。社会各阶层难得在一个问题上达成共识:尊师重道对于修身、齐家、传道、治国、平天下皆至关重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成就慧命,使人明道。中国人特别善于学习,在自然中,一花一木皆悟道;在书籍中,字字珠玑皆箴言;在生活里,世事洞明皆学问。向老师请教学习更是重中之重。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道:“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读来不禁让人感慨,古人对老师是何等尊敬!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尊师重道,作为一种社会意识,长期影响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因为尊师重道,才有了唐朝的“贞观之治”,清朝的“康乾盛世”。相对的,唐朝之所以衰于唐玄宗、清朝之所以亡于慈禧太后,都是因为圣教的废弛、对师道的轻忽。
师道,背后承载的是千年万世的圣贤智慧。尊师重道,体现出的是中国人的集体智慧。在今天更有其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要让全社会广泛了解教师工作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在第32届教师节来临之际,我们举办“尊师重道•2016年教师节陕西书画名家邀请展”旨在于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我们共同期:待师道之隆,莫失莫忘;师道之昌,山高水长。
董建平
2016年9月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