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ear Diary by Yorkson

  • 展览时间:2016/08/20 — 2016/09/201100
  • 展览空间:5Art Space
查看更多详情

“My Dear Diary”(我亲爱的日记),这呼唤一经发出,就暗示了一个秘密的书写者。谁是这日记的主人,是艺术家Yorkson本人吗?从展览里相互关联的场景,我们能找到缺席的写作者吗?观众们(在阅读的您)或许正尝试从Yorkson编造的奇异空间里推断出日记主人的身份。她应该是个女孩,窗帘上印着的Girls should look after themselves(女孩应该照顾好自己)像她日记里给自己加油打气的话。她可能是Justin Biber和Selena Gomez这对曾经红极一时的美国明星情侣的粉丝,那这个小姑娘应该也就十几岁到二十几岁的年纪,喜欢流行歌曲,憧憬着完美爱情。塑胶草地上摞着的书《如何培养完美少女》《1001个秘诀培养完美女孩》印证了我们的猜测:这个城市女孩,正焦虑着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My Dear Diary”里的这个少女,正是艺术家Yorkson的又一次角色扮演。而这种扮演则来源于Yorkson对后资本主义(Post-Capitalism)时代里“人类”生存境况的警觉:科技、网络和资本相互纠缠,公域和私域间界限消弭,人的身体逐渐成为消费的发生场所,而人则已成为消费品本身。正是从这些时代条件出发,Yorkson敏锐地选择了“自我照顾”(Self-Care)和“少女”(Young Girl)这两个角度来探讨:在私域与公域的当下,Self-Care的意义何在,以及“少女”如何作为一种消费主义殖民化的表现而存在。在网路上,在直播里,明星和网红正以戏剧性的“私生活”与完美无暇的脸庞赢取着关注与资本;而在城市的每一道窗帘背后,可能都有少女在日记里暗暗写下,我要永远年轻、美丽、快乐。


然而Yorkson的温柔之处在于,她始终没有揭穿洋溢在房间里的女孩的努力。打印机仍在不断吐出新的字句,印着心声的窗帘在风中飘荡。女孩作为这空间的虚拟主角,缺失于艺术家制造的戏剧场景(mise en scène)中,然而正是女孩的不在场给了观众许多想象。她本人美丽吗,在网络上有美丽的照片吗?这个女孩或许会在未来一朝成名,收获爱情;可能在享受偶然到来的十分钟成名后,默默陨落;也有可能,她会幸运地一直在向“完美少女”努力的路上,带着焦虑,没有尽头。

上一篇: 现实虚像 下一篇: 艺术走进生活
最新展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