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荣幸地宣布,即将于2016年9月4日在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二馆举行香港艺术家黄荣法在台湾的首次个展“短划;喧笑;水塘”。黄荣法把他对时间观念的探索延展至微观及宏观两个相互缠绕的方向,将个人对时间的感知及微叙事穿梭于历史中不同社会变迁的语境中。这次展览以三件独立却带关联的事件审视、尝试寻求主权的时间性。在展期中,A+ Contemporary 亚洲当代艺术空间也将主办黄荣法、高俊宏(艺术家)与吕岱如(独立策展人、台北当代艺术中心总监)的对谈,讲座将于9月23日下午3点于亚洲艺术中心台北二馆进行。
“短划;喧笑;水塘”展览分为三部分—绘画、录像加上数字输出,以及声音装置,相互链接的同时呈现出艺术家因应题材而产生的缜密叙述。展出的十一幅绘画,每幅作品皆画有一条微弯的鲜明黑线,自空白的画布突出。线条是分界,往往越了线,就破坏了什么,画线的动作本身更是一种公开的表示且极具占有性,而当线段被外力强制地弯曲,即成为一股干扰现实的隐形力量。短划的目的通常是将抽象的认知转化成具体的共识,在艺术家画线的行为之中,线段一再被复制,便失去在政治意义里的独特性,并以一种细腻的形象呈现,黄荣法的作品即自原先的政治语境里独立。
另一部分的暗室展厅中,观者被不知从何而来的喧笑声环绕,只能注视着前方微微点亮的所在,在那里静静地悬挂着一面刻着密密麻麻英文字的纪念牌。录像作品“用不着一千年或一百年,只要多等五年”,艺术家拍摄空洞无人的会议室,影像中窗外明媚的风景取代了谈判情景,淡化了逝去时空里的激烈情绪,对照着虚幻飘渺的共识。录像作品在楼梯间呈现,象征议题正在进行式。另外三张黑白的数字输出,以卫星鸟瞰的视角呈现看似平静的水面,却又与不明来历的平面图交迭,唯一的连结可能只是“大潭”这个称呼。艺术家提供的线索仿佛永远无法让观者知悉隐含其中的本质。
黄荣法身为一位年轻的艺术家,以敏锐的观察力,提出对于当下社会的反思,并深刻地理解历史与现况之间的关联性。在他过去的展览中,亦曾经以划界为主题并以多种形式表现,例如透过气味或是自主性消耗时间的行为等,这次他选择以不同的媒材呈现对于议题的观察,不变的是他仍以静与简的语汇代替复杂的叙述。在这次的展览中,三件事件被置于显微镜下清晰地观察,为失焦的语境带来新的观点。在宁静当中,“短划;喧笑;水塘”兀自展演出黄荣法的经验深度与自身之于社会现状的迫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