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 -- 林圣元油画个展

  • 展览时间:2016/07/05 — 2016/08/052361
  • 展览空间:广东美术馆大美画廊
查看更多详情

林圣元多用象征涵义暗示作品的主题和自我的内心世界,传达个人隐蔽的感觉和神秘的寓意。他的作品没有所谓的外在真实,真实就是内在思想的真实,是梦想或象征的真实。他的艺术创作,就是通过一系列的想象和分析,把最内在的梦想或思想的启示浮现出来。如果细分,林圣元作品中象征的存在层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表现为画面意境的神秘性与玄奥感,代表作品有《神州行旅图》、《故事》、《龙的传人》、《文姬归汉》等。这些作品以相互类比的艺术手法,创造了复杂的不可分割的象征世界。在那里,西方人情感真挚的或穿行在明清院体山水画的时空中,或静立在中国传统图腾文化的符号前,或心神投入,进入忘我状态的演奏着《文姬归汉》这个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凄婉事件。在这里,以山谷里从远方传来的悠长回音为引导,把各类作品不同的文化的符号,合并成一个梦幻般的广阔整体。为了精当地表达这种综合的面目,林圣元用了一种典范和复合的文笔:现代人行走在纯净的未被污染的传统文化空间里,气味、颜色和声音在相互呼应,烘托着读者的情感与思想在非现实的自然界里自由翱翔。传统的充实性与现代的不确定性交替出现,令人生出悬念的错格。由于林圣元介于中西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中国是他集体想象中的他者,是他再现或想象的对象,故而,作品中的自然景色,人物行为以及所有具体的表象都不表现他们自身,而是要体现它们与初发的思想之间的秘密的亲缘关系。


第二个层面表现为简洁性与瞬间性。林圣元的作品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反对陈述、反对直抒胸臆,主张用象征性物象暗示主题和作者微妙的内心世界,在心灵与所欲表达的现实之间,采用沉默、潜对话和潜台词甚至音乐的烘托、气氛与场景的烘托,使裹挟着杂多而难解的意义的意象快闪式地迸射出来,使读者在不大的篇幅中,以超载的形式,在一瞬间接纳非常密集的意象和意义。


《立春》就是如此。这幅作品的意义不是对现实摹写所能获得的,它需要读者从主观上去领悟、感受、体验和把握。作品把视觉元素转换为听觉元素,如果你迷着眼,摒住神,静住气,用心去聆听琴音,就能感受着春天的音符从千年前宋元的山水画中徐徐流来,那片绿,那点紫,那一缕缕云彩,让你深入到梦幻般完全与外界隔绝时的快乐情景,隔绝于梦幻的光射之中,沉浸于一种除旋律以外没有任何背景的无垠广阔情境中。作品处处流露出对虚构、对应、类比等物的深刻领悟,在虚构空间中借助音乐与色彩的相互转化关系,建构出一种充满灵性的音乐境遇,在这种视觉向听觉转化的境遇中,音乐以超自然的幻像和神秘的感应,把读者的心灵托升到浩茫无边的寰宇。


第三个层面是富有迷惑力和召唤性的审美意象和意境。林圣元的绘画语言是写实主义的,然而他以写实的现实主义语言构造了一个梦幻的、象征的画面意境。从某个角度上说,他的作品更接近超现实主义,只是没有超现实主义的那种荒诞感。《神州行旅图》、《故事》等作品就是以写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显示了一种形而上学的梦幻,在这种梦幻中,写实形象本身就构成了一种令人迷惑的气氛,而这种气氛中寓含着明显的象征成分,西方与东方,传统与当代多种元素和谐地混合在一起,构成一种对读者颇具迷惑力和召唤性的审美意象和意境。林圣元的绘画是写实主义手法与象征性形象相结合的产物,在技法上属于古典主义,思想上则为浪漫主义,给人的感受却是唯美主义。他以这种混合技法,开创了一个由幻想与梦魔构成的奇异世界,成功地运用由神秘的线、巧妙的对比、和谐的颜色组成的纯造型语言,表现了一个优美而不安的象征世界。

最新展讯